(1734—1792)江苏上海人,字健男,一字耳山。乾隆二十六年进士。以献赋召试赐内阁中书舍人,累官至左副都御史。与纪昀同负总纂《四库提要》之责,与编《通鉴辑览》、《契丹国志》、《胜朝殉节诸臣录》、《河防纪略》等。晚年留心经济之学,通知古今水利、兵刑、食货等事。有《宝奎堂文集》、《篁村诗钞》等。
彭泽县。清代。陆锡熊。 大江会九派,惊涛浩无边。浔阳三舍余,五日劳洄沿。层崖出危堞,孤城枕江壖。茫茫辨洲树,稍稍开墟烟。即景感徂岁,望古怀昔贤。水势枞阳西,山光义熙前。我因一囊粟,乘此万里船。所求亮锱铢,忍受旁人怜。造物养不材,饮啄良有缘。但当咏时运,便可归园田。三复乞食诗,操瓢亦欣然。
读史 其一。清代。陆锡熊。 百川齐注海东头,使者河堤借箸筹。岂有宣房沈白马,但闻蜀水斗苍牛。地通鼍窟千寻浪,天入龙门万里流。满眼藋蒿淮泗上,至今遗恨武安侯。
舟中晓发。清代。陆锡熊。 片帆带月宿寒烟,半夜潮生旅梦边。斗柄压秋低插地,云根抱雨远遮天。才分曙色催兰桨,又杂鸡声听马鞭。同是悠悠潮海客,短篷孤枕尚高眠。
读史 其二。清代。陆锡熊。 黑河杀气暗天长,荷戟新徵六郡良。万马夜窥边月白,七星寒拥阵云黄。尚书都护安西府,属国分符日逐王。今古只看秦塞险,贺兰千嶂接苍茫。
忆远曲。清代。陆锡熊。 鲤鱼风起江涛恶,昨夜郎船何处泊。武昌遥望天上头,客梦况隔巴江秋。杜鹃不解催归去,处处征帆送津树。日落黄陵古庙烟,秋风那顾客衣穿。霜天手冷鹍弦歇,苦雁声中堕寒月。红颜寂寞宁自嗟,只念游子羁天涯,破屋孤镫枕如水,也应似妾空闺里。
三忆。唐代。韩偓。 忆眠时,春梦困腾腾。展转不能起,玉钗垂枕棱。忆行时,背手挼金雀。敛笑慢回头,步转阑干角。忆去时,向月迟迟行。强语戏同伴,图郎闻笑声。
友人招泛秦淮以病未赴作此柬之。清代。金学莲。 酒气香痕总寂寥,珠帘踠地咏娇娆。秦淮水冷无三伏,杨柳烟深有六朝。几日清歌方宛宛,近来篷顶已萧萧。青溪白塔都依旧,祇欠闲情过板桥。
听月楼。宋代。冷应澂。 听月楼高接泰清,楼高听月最分明。转空轧軏冰轮响,捣药叮噹玉杵鸣。乐奏广寒音细细,斧侵丹桂韵丁丁。更须一派天风起,吹下嫦娥笑语声。
促织词。明代。刘基。 草间小虫名促织,夜夜隔窗鸣不息。小儿侧足潜听声,雕笼铁栅闭尔形。金钱纵斗争相妒,得胜转多扃转固。高秋九月严霜飞,开笼却放枯蔓归。旧穴无踪故帷去,生死凄凉向何处?
古鼎。清代。戴亨。 宝兹非赝质,铉耳复能全。糊口聊初试,铭功殊不然。鹧鸪班自灿,饕餮象空悬。折足何堪重,深为覆餗怜。
上寿歌。明代。皇甫汸。 今皇纂历称元后,坐令一世跻仁寿。满朝上公多耄年,在野逸人半皤首。宝箓家闻东海谣,金樽户献南山酒。君侯诞自惠阳神,遥同崧岳拟生申。百年甲子才周日,七月清秋初度辰。燕开河朔全消暑,社结香山迥绝尘。簪緌履綦四座合,管弦丝竹两阶陈。炰鳖胹熊盘馔玉,沉瓜剥枣案罗珍。揽衣更起前为祝,尽道君侯备五福。不见阙下东方生,但招海上安期属。众宾就位余致词,忆昔与君年少时。运逢文教兴弘馆,诏对贤良践赤墀。仙班喜接弹冠盛,郎署何嫌执戟疲。英雄奋翼幸遭际,卿相策足可超致。祗知忠荩早垂勋,岂料才华翻取忌。三命争看獬豸尊,万里同为碧鸡使。人生行乐归去来,富贵荣名安在哉。借问冲星朝待漏,何如邀月夜衔杯。韦氏遗经堪嗣业,姜家大被况追陪。兄酬弟劝自年年,尔赏余敦池草前。既醉欲赓松柏咏,多情为赋棣华篇。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三。明代。方孝孺。 幸瞻天下难逢德,又读人间未见书。魂梦何尝违禁闼,深恩安敢忘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