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晃,唐诗人。其名又误作樊冕、樊光、楚冕。郡望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阳镇),句容人。玄宗开元时登进士第,又中书判拔萃科。大历间,仕硖石主簿,又曾任祠部、度支员外郎。玄宗天宝中,为汀州刺史,历兵部员外郎。代宗大历时任润州刺史。诗律清奇,文辞丰赡,有诗名于当时。与诗人刘长卿、皇甫冉等均有唱和。大历年间(770—780),樊晃曾集杜甫诗为《杜甫小集》,收录杜诗二百九十首,并为作《杜工部小集序》。此为杜诗集本之祖,史家皆论定樊晃为杜甫身后第一知己。《全唐诗》存其诗一首,断句一联。
南中感怀。唐代。樊晃。 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
咏青。唐代。王昌龄。 雾辟天光远,春回日道临。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经明如何拾,自有致云心。
菊。明代。何吾驺。 本自餐霜色,弥深避俗姿。芙蓉无妒意,桂树得新知。忍对繁开泪,何堪盈手悲。每从离乱后,一倍话东篱。
移居夔州郭。唐代。杜甫。 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唐代。岑参。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尚以名宦拘,聿来夷獠乡。吾友不可见,郁为尚书郎。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渺渺云智远,幽幽海怀长。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为政愧无术,分忧幸时康。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
和仆射牛相公以离阙庭七年班行亲故亡殁,十。唐代。刘禹锡。 久辞龙阙拥红旗,喜见天颜拜赤墀。三省英寮非旧侣,万年芳树长新枝。交朋接武居仙院,幕客追风入凤池。云母屏风即施设,可怜荣耀冠当时。
诸生绝粮偶作二首示勉夫 其二。宋代。葛胜仲。 饥肠愁坐耳无闻,放饭先疑甑拾尘。闻说食功非食志,政宜忧道不忧贫。佐饔但有思尝者,执爨初无欲凊人。好向计台勤自列,文移见却已频频。
对雨五首 其四。元代。王冕。 知少虑亦少,閒多病转多。干戈愁正切,风雨恨如何?华屋迷青草,玄门暗绿萝。凄凉无可奈,感慨动悲歌。
道林寺。唐代。崔珏。 临湘之滨麓之隅,西有松寺东岸无。松风千里摆不断,竹泉泻入于僧厨。宏梁大栋何足贵,山寺难有山泉俱。四时唯夏不敢入,烛龙安敢停斯须?远公池上种何物,碧罗扇底红鳞鱼。香阁朝鸣大法鼓,天宫夜转三乘书。野花市井栽不著,山鸡饮啄声相呼。金槛僧回步步影,石盆水溅联联珠。北临高处日正午,举手欲摸黄金乌。遥江大船小于叶,远村杂树齐如蔬。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长卿之门久寂寞,五言七字夸规模。我吟杜诗清入骨,灌顶何必须醍醐。白日不照耒阳县,皇天厄死饥寒躯。明珠大贝采欲尽,蚌蛤空满赤沙湖。今我题诗亦无味,怀贤览古成长吁。不如兴罢过江去,已有好月明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