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淳(约132—221)【一作邯郸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杨修为曹植的“四友”。
邯郸淳颍川郡(今河南省禹县)人。汉末文学家、书法家,邺下文人之一。
邯郸淳青年时期就具有超人的才华。其书法艺术精湛有力,尤其擅长虫篆(似虫形之篆书)。曹操久闻其名因而召见之。当时,曹丕、曹植兄弟争宠,两人都想招揽邯郸淳做自己的僚属。应操命他去见曹植,两人促膝纵谈至暮,相互表达了敬慕之情。曹丕即位后,邯郸淳官封博士、给事中,邯郸淳为报知遇作《投壶赋》,洋洋千余言,曹丕认为写得很好,赏赐帛千匹以嘉奖, 邯郸淳有文集二卷、《艺经》一卷,今仅存《投壶赋》、《孝女曹娥碑》等文。邯郸淳文字成就除散文外,还撰有《笑林》三卷。《笑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笑话方面的专书。内容大都是一些短小精炼的讽刺性笑话。如《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故事写出了执竿人的蠢态,更讽刺那个自以为年纪大,阅历广,而自以为聪明的老者。寥寥几笔,引人哑然失笑。总的说《笑林》幽默生动,讽刺辛辣,所以流传甚广。原书到宋代散失,今有鲁迅先生《古小说钩沉》辑本。
一毛不拔。魏晋。邯郸淳。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赠吴处玄诗。魏晋。邯郸淳。 我受上命,来随临菑。与君子处,曾未盈期。见召本朝,驾言趣期。群子重离,首命于时。饯我路隅,赠我嘉辞。既受德音,敢不答之。余惟薄德,既局且鄙。见养贤侯,于今四祀。既庇西伯,永誓没齿。今也被命,义在不俟。瞻恋我侯,又慕君子。行道迟迟,体逝情止。岂无好爵,惧不我与。圣主受命,千载一遇。攀龙附凤,必在初举。行矣去矣,别易会难。自强不息,人谁获安。愿子大夫,勉篑成山。天休方至,万福尔臻。
临江仙。宋代。石孝友。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宿古江头。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
瑶台顶 其七 巫咸谷。唐代。王翰。 深谷逶迤策马过,松门行尽入烟萝。凤声出树大音作,鸟迹留沙古篆多。草树昔年沾帝泽,泉流今日是恩波。知君要上经纶策,未许烟霞理钓蓑。
圣无忧。清代。陆求可。 自古多愁处,无如客舍难堪。薄情一片云遮面,摇落在江潭。杜宇空啼泪血,春风不送征骖。飞扬跋扈今如此,搔尽发鬖鬖。
寄如麓弟。明代。卢学益。 忆别家园岁几违,忽闻入彀冠春闱。缃编已入青钱选,郢调那堪白雪飞。梦草不缘千里隔,望鸿聊与片云依。含情尺素长相寄,莫使埙篪唱和稀。
晓过平望。清代。程之鵔。 半夜帆开遇好风,平明平望一湖通。人家水气涵虚白,野树霜华染浅红。舵尾鱼虾吴市早,船头歌唱越吟工。前途烟雨楼边过,身入空蒙罨画中。
题爱莲图用卷中鲁子翚韵二首 其一。元代。许有壬。 光风霁月不可见,奔轶谁能继绝尘。看取芙渠菂中薏,一番花发一图新。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十。宋代。曹勋。 偶读禅门礼,老赜存清规。鱼鼓钟磬间,细行兼威仪。能居三板头,可当一住持。破衲受用薄,后来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