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恬,字天隐(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卷二),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哲宗时曾官提点梓州路刑狱(《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八引《临邛记》)。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知合州(清光绪《合州志》卷九)。有《杨天隐诗》十卷(《郡斋读书后志》卷二),已佚。今录诗二首。
戊午元日偶成。宋代。赵抃。 驱驰光景急如轮,复见元丰岁始春。七十一年欣入手,三千奏牍欲归身。江涛有信人随老,烟草无涯色又新。自是乞骸时节好,不应推托为思莼。
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 其一。宋代。朱熹。 客子归来春未深,祇应寒雨罢登临。闲窗竟日焚香坐,一段孤明见此心。
水轩。唐代。郑谷。 日日狎沙禽,偷安且放吟。读书老不入,爱酒病还深。歉后为羁客,兵馀问故林。杨花满床席,搔首度春阴。
金陵陈月观同年三首 其二。宋代。黎廷瑞。 深衣社里强婆娑,误了东皋雨一蓑。麟也可为宣父泣,凤兮须信接舆歌。怀金暂乐忧方大,投璧能全碎已多。此去修行留得力,世间知己是天魔。
送赵提干。宋代。叶适。 与君中外情偏厚,嗟我龙钟志已摧。岂有寻常堕泥滓,不教宛转助负雷。花枝买笑前村趁,柳带牵情别浦催。细雨酒亭东望处,应将新语寄潮回。
次韵友人悼宠落梅。宋代。周端臣。 条脱空嗟萼绿华,俗尘难久驻仙车。数声画角单于塞,一曲山香阿母家。堕砌尚疑妆后粉,点衣犹认唾时花。别来埋没春风面,几度虚窗叹月斜。
和袁香亭在郑思赞孝廉宅看牡丹。清代。姚鼐。 三月江城泛玉卮,朋簪不异少年时。露华朝暖春应驻,幽槛风微日渐移。兴极捲帏看国色,病馀拥毳作僧诗。惟君彩笔犹豪健,合有红云捧砚池。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二。元代。方回。 今日都无病,康强百不忧。近霜黄菊月,过雨紫兰秋。可醉岂容避,欲归遄复休。寒衣浆补办,此外更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