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綖,字子仪。仁宗嘉祐元年(一○五六)及嘉祐三年两次以秘阁校理考试国子监举人(《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一二、一三)。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知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五年,为刑部郎中同判太常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二)。七年,知明州(同上书卷二四七)。
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2。宋代。释绍昙。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拖去鼻头涓滴水,洗清雁宕几千峰。
香爐。宋代。陆游。 四座且莫喧,愿听歌一言。请说铜香爐,崔巍象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據铜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连。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般。朱火然其中,青烟颺其间。顺入君怀裏,四座莫不欢。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茅屋松声。明代。李东阳。 草阁斜临野水隈,松声时过石窗来。飘萧忽散飞空雨,荦确长惊殷地雷。清和鸣弦生白石,远随行杖出苍苔。诗人听此难成寐,醒尽虚堂昨夜杯。
己巳初秋将应环召友人招饮舟中口占。明代。梁元柱。 扁舟维酷暑,正喜午阴秾。头上催诗雨,尊前落帽风。君为万里别,吾意几人同。谁道埋轮客,沧江一钓翁。
送张明府移任江右。明代。胡应麟。 拥辙千家泣道旁,飞书谁为转循良。清霜乍徙朝歌署,白雪俄深单父堂。柳色映檐江浦近,梅花入梦海天长。极知百里非重借,曳履晨看到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