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桥亭。宋代。赵孟禹。 东溪西溪双合流,凫鸟鸥鸟相和鸣。斯景逼人描不得,沧浪一曲浣尘缨。
寄张祜(祜亦未面,频寄声相闻)。唐代。李群玉。 越水吴山任兴行,五湖云月挂高情。不游都邑称平子,只向江东作步兵。昔岁芳声到童稚,老来佳句遍公卿。如君气力波澜地,留取阴何沈范名。
伏牺 其一。宋代。王十朋。 太古民淳事简稀,圣人牛首号包羲。如今四海皆人面,心似山川更崄巇。
送田耕月游吴 其二。宋代。毛珝。 登桥仍问渡,迢递到吴中。倩仆挑茶灶,移船避钓筒。月生林屋洞,潮接馆娃宫。得句人传去,苏笺价益穹。
陨叶。元代。善住。 霜后色初变,风高始乱零。和云流远涧,杂雨下空庭。扫处兼僧影,烧时带鹤翎。翻思在春日,绕屋政青青。
美杨志诚。元代。吴景奎。 省郎勋胄著关西,江左行师纵马蹄。鞭算熟谙军旅事,笔筹不使简书稽。笑谈风动嫖姚幕,步武云随宰相堤。如此定功须第一,金门天近听朝鸡。
闻归雁感赋。清代。李锴。 毕竟家何处,而云北是归。高城残照下,万里一行飞。风急毋相乱,沙寒定有依。畸人方失序,缘汝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