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谊,字宜言,南昌(今属江西)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与昆弟并工文章,号称江西三李(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三九、六六)。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官杭州教授(《建炎以来系来要录》卷一七)。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枢密院计议官(同上书卷四九),累迁工部尚书,以事免,提举台州崇道观。十三年,起知庐州(同上书卷一四八),卒于官(《江西通志》卷四九)。有《南昌先生集》三十卷(清道光《南昌县志》卷二○),已佚。
江上遇蔡都尉。明代。张元凯。 同是穷途叹数奇,鹖冠凋敝不胜悲。孤蓬夜雨天涯泪,老骥秋风塞外思。去国一身浑似梦,归家双鬓各成丝。长安记得相逢日,正是桃花饮马时。
假摄池州留别东溪隐居。唐代。朱湾。 一官仍是假,岂愿数离群。愁鬓看如雪,浮名认是云。暂辞南国隐,莫勒北山文。今后松溪月,还应梦见君。
西海子。明代。何景明。 寺下烟波春不开,苑中风浪隐楼台。源泉细绕西山出,云气深从北极来。万里乘槎观日月,十年登阁望蓬莱。黄尘碧水须臾事,莫使鱼龙夜夜哀。
池上芙蓉。宋代。杨公远。 小池惊雨已无荷,池上芙蓉映碧波。初试晨妆铜镜净,未醒卯醉玉颜酡。一秋造化全种此,十月风光尚属他。除却篱边丛菊伴,别谁能奈晓霜何。
去冬因元镇有见怀诗草草用韵录上并谢录妙药。宋代。陈长方。 南来仙骥一回翔,古墨丹砂并送将。从此微躯常得健,学君挥翰讵能忘。霜寒碧涧行踪少,月落青林去梦长。相见只愁俱白发,敢辞不饮负清觞。
登永平城楼。清代。史梦兰。 风雨孤城暮,危楼接太清。乱山肥子国,野水汉家营。飞鸟冲烟出,长虹压浦明。古来征战地,凭吊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