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瑞,字伯嘉,号樵隐(《天台续集别编》卷五),天台(今属浙江)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乾道八年(一一七二)为江阴军教授(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二)。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除宗正寺丞。十五年,为秘书丞。十六年,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使金。历枢密院检详文字、大理少卿,出提举福建常平、提点刑狱。宁宗庆元二年(一○九六)为秘书少监,迁中书舍人,兼实录院同修撰。五年,知宁国府,徙知泉州、江陵府。嘉定初,以龙图阁待制致仕。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今录诗三首。
游石桥二绝 其一。宋代。宋之瑞。 石梁横亘不知春,阅尽憧憧几许人。正使更无蒸饼碍,可能前路绝荆榛。
游石桥二绝 其二。宋代。宋之瑞。 应缘心在已心空,方广那知只此中。金爵茗花时现灭,不妨游戏小神通。
洪阳洞。宋代。宋之瑞。 天台自是神仙窟,常恨平生游未足。朅来访古得洪阳,不惮攀跻冒炎酷。当年事往虽渺茫,至今峭壁摩空苍。豁从洞口见穿穴,始信灵迹由天藏。细泉滴乳散璎珞,乱石排衙互拿攫。上施床几看烧丹,旁布塍畦閒种药。虚舟聊具仍驭风,灵源暗与江流通。欲携束缊恣幽讨,却疑深处藏蛟龙。惜哉此境真奇绝,地偏往往成湮没。仅存野庙傍山阿,傥非好事谁留辙。吾衰重到定无期,肯辞茧足陵丹梯。共言荆榛无路入,徒羡翠羽穿林飞。安知咫尺蓬莱隔,邂逅仙人还不识。谩书所历记吾曹,归向天台诧泉石。
挽戴彦诚通判三首 其一。宋代。刘才邵。 初辟桥门日,英髦喜汇征。奇文逢藻鉴,时辈仰高名。仕路因腾踏,声华久隐訇。方观终远业,埋玉恨难平。
重寄内二首 其一。明代。卢楠。 青山横东郭,白水流城西。欲济微舟楫,缅眺少丹梯。唯当见明月,相思俱沉迷。此时遥相望,知汝流玉啼。浮尘暗芳鉴,蛛网生兰闺。一身在罿罻,八翼垂沙泥。汝非蔡琰人,长跪解羁栖。好为小儿女,倾心听天题。白日有返光,出云还旧溪。会面秋风前,勿作频酸嘶。
琅函廿载致芳闻,一曲新词胜远芹。洵是锦苞分凤彩,雅同修羽出鸡群。
游神邃古君方懋,引领遐天我正殷。从此好音知不断,年年剖鲤向江濆。
熊约生令子四人并饶才致各以二诗祝贱辰依韵荅之 其七。明代。王应斗。 琅函廿载致芳闻,一曲新词胜远芹。洵是锦苞分凤彩,雅同修羽出鸡群。游神邃古君方懋,引领遐天我正殷。从此好音知不断,年年剖鲤向江濆。
赠韩郎中愈。唐代。孟郊。 何以定交契,赠君高山石。何以保贞坚,赠君青松色。贫居过此外,无可相彩饰。闻君硕鼠诗,吟之泪空滴。硕鼠既穿墉,又啮机上丝。穿墉有闲土,啮丝无馀衣。朝吟枯桑柘,暮泣空杼机。岂是无巧妙,丝断将何施。众人尚肥华,志士多饥羸。愿君保此节,天意当察微。前日远别离,今日生白发。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常恐百虫秋,使我芳草歇。
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唐代。来鹄。 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都大此时深怅望,岂堪高处更逡巡。思量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
题道夫东征录。宋代。释宝昙。 老来气味觉深稳,馀子但知声击撞。烟云合千态万状,意气吞五湖三江。如闻日观眇天下,俯视坎井非吾邦。丈夫出门各一笑,笑罢归来心则降。
送友人归青社。唐代。谭用之。 鵰鹗途程在碧天,彩衣东去复何言。二千宾客旧知己,十二山河新故园。吟看桂生溪月上,醉听鲲化海涛翻。好期圣代重相见,莫学袁生老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