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次云,名构(《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以字行,瓯宁(今福建建瓯)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以秘书丞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为成都路转运使,旋改淮南路转运使。四年,徙京西路转运副使(同上书卷四三五)。七年,权发遣江淮荆浙诸路发运使(同上书卷四七五)。今录诗四首。
老君岩次刘谊韵 其二。宋代。彭次云。 俨然鹤发与龙颜,谁道乘风不复还。浑俗何须穷变化,或来尘世或云间。
曾公岩和曾子宣安抚。宋代。彭次云。 目击烟霞昼卷舒,披榛敲石得蓬壶。洞天日月千年久,人世尘埃一点无。灵药难寻云缥缈,落花不见水萦纡。使君凤阁翱翔近,谩与东山作画图。
松石峰。宋代。彭次云。 同登云级上危巅,松石嵚崟挂晚烟。好是回头遥望处,海波如带石如拳。
老君岩次刘谊韵 其一。宋代。彭次云。 仙驭凌云去几年,九流空苦道家言。何人怀古求遗像,岩穴长蒙雨露恩。
东郊别业。唐代。耿湋。 东皋占薄田,耕种过馀年。护药栽山刺,浇蔬引竹泉。晚雷期稔岁,重雾报晴天。若问幽人意,思齐沮溺贤。
东风方到旧桃枝。仙梦已云迷。画阑红子摴蒲处,依然是、春昼帘垂。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寻芳小步莫嫌迟。此去却慵移。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
风入松(戏人去妾)。宋代。蒋捷。 东风方到旧桃枝。仙梦已云迷。画阑红子摴蒲处,依然是、春昼帘垂。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寻芳小步莫嫌迟。此去却慵移。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
谢惠楮衾。元代。艾性夫。 厚於布被拥公孙,清似荷衣伴屈原。卷送春云香入梦,剪成秋水淡无痕。五更葭琯嘘寒谷,一榻梅花近雪村。直作黄紬纹锦看,日高睡稳不开门。
里胥。清代。曾国藩。 牛羊忽窜突,村社杂喧虺。昨闻府牒下,今见里胥来。召募赴戎行,羽檄驰如雷。“后期不汝有,行矣胡迟回!”老妪捶胸哭,哭声亦何哀!龙钟六十馀,伶什惟一地。弱小不识事,黄犊母之随。筋力倘可食,或免一家饥。薄命木足惜,儿去伤永离。老妪泣未阑,老翁跪致辞:“主事亦云棘,妇人那得知!蝼蚁穴寸土,自荷皇天慈。天威有震叠,小人敢疑猜。贫者当故汽,富者当输财。便当遣儿去,木劳火急催。所愧无酒食,与吏佐晨炊。”贫者勉自效,富者更可悲。隶卒突兀至,诛求百不支。蒨蒨纨裤子,累累饱鞭笞。前卒贪如狼,后队健如(赦库)。应募幸脱免,倾荡无涂资。吁嗟朝廷意,兵以卫民为。守令慎其柄,无使前吏持!此辈如狐鼠,蓁蓁肆恣睢。聊为遒人徇,敢告良有司。
送李德孚林缉熙还南海 其二。明代。庄昶。 契合乾坤大,逢君胜白头。江山如会意,天道此停舟。久大贤人业,稀疏软布裘。千峰不可见,明月在高楼。
憩庐山东林寺和王阳明先生壁间韵。明代。郭之奇。 百里山行迷碧草,息心对山觉山好。六朝僧去忽千霜,三秋招隐惟五老。一峰初上晓松哀,瀑布声闻客绪开。舍车纵步过东寺,山僧谓我结莲来。莲社年来孰为首,我亦渊明性耽酒。颓颜独倩菊英滋,酣情易令苍山朽。祇今望阙复趋庭,云舍南溟动远汀。他时散发罗浮上,对望仙庐九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