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肇篪原文及翻译

许肇篪,字埙友,宜兴人。诸生。明亡,赴水死。 ...

[!--writer--]朗读

谭虬原文及翻译

谭虬,字玉霄。开平人。明神宗万历间贡生,授恭城县知县,升贵州麻哈知州。民国《开平县志》卷三二有传。 ...

[!--writer--]朗读

余经原文及翻译

余经,字朝纲,号石龙。顺德人。明武宗正德十五年(一五二〇年)进士。授行人,使蜀。寻擢刑科给事中,以事见忌,左迁漳浦县丞。擢瓯宁令,卒于官。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七有传。 ...

[!--writer--]朗读

冯旻原文及翻译

冯旻,字尚高,号海秋。琼山人。少业儒,通百氏子史,尤精星数之学。年八十四卒。明正德《琼台志》卷四〇有传。 ...

[!--writer--]朗读

汤价原文及翻译

汤价,增城人。文经次子。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官处州府同知。事见清道光《广东府志》卷七三。 ...

[!--writer--]朗读

梁可基原文及翻译

梁可基,三水人。明世宗嘉靖间贡生。官福建将乐县主簿。事见清嘉庆《三水县志》卷九。 ...

[!--writer--]朗读

任效原文及翻译

任效,字廷忠。东莞人。明代宗景泰四年(一四五三)举人,官迁江训导。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一。 ...

[!--writer--]朗读

陈墀原文及翻译

字德阶,与从弟达同登弘治乙丑进士,有《柏厓集》。 ...

[!--writer--]朗读

杨光溥原文及翻译

山东沂水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时魏国公兄弟仇讦累年,光溥理之即决。后累官山西按察司副使。有《剪灯琐话》、《沂州文集》、《素封亭稿》、《梅花集咏》等。 ...

[!--writer--]朗读

何维进原文及翻译

何维进,字成登,号接兰。香山(今中山)人。明穆宗隆庆年间布衣。事见清何天衢《榄溪何氏诗徵》卷一。 ...

[!--writer--]朗读

杨铨原文及翻译

字仲衡,丰城人。正德甲戌进士历官府尹。 ...

[!--writer--]朗读

萧敬德原文及翻译

萧敬德,潮阳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经魁。官韩府左长史。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

[!--writer--]朗读

刘竑原文及翻译

刘竑,字伯度。阳江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官至光禄寺丞。清康熙《阳江县志》卷三有传。 ...

[!--writer--]朗读

陈彦际原文及翻译

陈彦际,字道章。南海人。大猷父。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贡生。授建宁司训,迁古田教谕;寻转柳州府教授。以母老乞归。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九有传。 ...

[!--writer--]朗读

李玉原文及翻译

(1486—1536)明六安卫千户,字廷佩,号南楼。针灸多奇效,时号神针李。善方剂,能使病瘘者立起。 ...

[!--writer--]朗读

孔少娥原文及翻译

孔少娥,归善人。事见清光绪《惠州府志》卷二五。 ...

[!--writer--]朗读

席应真原文及翻译

席应珍(1301 -1381)字心斋,道号子阳子,后出文献多记为“席应真”。正德年间的《姑苏志》,其略云:席应真(珍),字心斋,道号子阳子,常熟人。少辞家学老氏法,真籙丹法,靡不洞晓。兼涉儒籍,尤邃于《易》,释典方术,咸能旁通。奉其母甚,至葬祭,痛哭如初。或谓 “亲爱既割,何得徇礼若是过与?”应珍曰:“吾法当割爱人道,然世间岂有不孝之神仙也哉!” ...

[!--writer--]朗读

项佩原文及翻译

字吹聆,秀水人。吴统持妻有藕花楼诗集。 ...

[!--writer--]朗读

朱朴原文及翻译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

[!--writer--]朗读

梁可夫原文及翻译

梁可夫,南海人。明世宗嘉靖十三年(一五三四)举人。官通判。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

[!--writer--]朗读

梁梦阳原文及翻译

梁梦阳,字永雅。顺德人。可澜子。明末诸生。著有《飞仙草》。事见《粤东诗海》卷五五。 ...

[!--writer--]朗读

萧龙原文及翻译

萧龙,字宜中。潮阳人。明宪宗成化二年(一四六六)进士。官南京户科给事中。著有《湖山类稿》。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

[!--writer--]朗读

车邦佑原文及翻译

车邦佑,字翊卿。博罗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进士,官浙江道监察御史。清乾隆《博罗县志》卷一三有传。 ...

[!--writer--]朗读

宋存标原文及翻译

松江府华亭人,字子建。崇祯间贡生。有《史疑》。 ...

[!--writer--]朗读

朱梦炎原文及翻译

(?—1378)元末明初江西进贤人,字仲雅。元至正间进士。明太祖召居宾馆,命与熊鼎集古事为质直语名《公子书》,教公卿子弟。洪武十年进礼部尚书。稽古右文,援古證今,剖析源流如指掌,文章详雅有据。 ...

[!--writer--]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