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水因何发,流来五里林。鵁鶄鸂鶒少,苦竹刺藤深。
依草寻诗坐,缘花贳酒斟。西风吹鬓发,泥泞苦相侵。
五里林。唐代。宋永清。 浊水因何发,流来五里林。鵁鶄鸂鶒少,苦竹刺藤深。依草寻诗坐,缘花贳酒斟。西风吹鬓发,泥泞苦相侵。
宋永清山东莱阳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以汉军正红旗监生任凤山知县。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颇有宦绩。工诗,著有《溪翁诗草》。 ...
宋永清。 宋永清山东莱阳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以汉军正红旗监生任凤山知县。善察民情,雅意文教,颇有宦绩。工诗,著有《溪翁诗草》。
别吴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己。宋代。吴龙翰。 麦秋天气觉清和,老尽春风庭下莎。晚月荒山啼蜀帝,夕阳高树咽齐娥。三年寒我沧波约,一夜思君白发多。世路不堪重著脚,相期何地理渔蓑。
满江红 再叠前韵酬几士兄。清代。陈维崧。 阿大中郎,论家世、人人有集。吾老矣、沅湘香草,童蒙聊拾。破屋霜红萝薜暗,空斋雨黑仓琅涩。叹青衫、原不为琵琶,年年湿。谁耐把,残编缉。久懒向,侯门揖。算曹刘沈谢,非今所急。一片月悬关塞上,五更笛落阑干北。正匣中、刀作老龙吟,声于邑。
赵曹莫三助教留宿南斋。元代。徐贲。 南斋凉意足,夜景满柴关。邻友将茶送,山人酌酒还。星垂云影外,萤出桂阴间。相值艰难日,诸君岂易閒。
任丘道中寓目。明代。王瑛。 万山秋色送行鞯,高树云生欲暮天。可是河头渔艇出,鹭鸶惊起水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