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舍疏离出素英。临风照水眩精神。娟娟新月又黄昏。削约寒枝香未透,细看频嗅独消魂。为谁消瘦不禁春。
浣溪沙(咏梅)。唐代。吴儆。 茅舍疏离出素英。临风照水眩精神。娟娟新月又黄昏。削约寒枝香未透,细看频嗅独消魂。为谁消瘦不禁春。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金朝。元好问。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沈。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著青城阅古今。
三十。清代。姚莹。 男儿三十那言老,华发萧萧总欲斑。举世咸歌太平日,一身常似乱离间。已无旧业随流水,尚有高堂隔故山。笑煞珠江来往艇,六年载汝不曾间。
立春日感怀。明代。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悤悤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难消遣,谩把金盘簇五辛。
高山流水图。元代。贡性之。 山云飘萧山月凉,溪风飒沓溪流长。山水遗音秋满耳,似与琴响参宫商。若人领此山水胜,谩托冰弦寄幽兴。天空自觉响逾寂,指落先与心相应。音传今古知者稀,孰云举世惟钟期。仰天为尔一长啸,音兮琴兮知不知。
两中秋绝句二首。宋代。苏辙。 两逢重九尉佗城,蜑叟相从倒酒瓶。十二年来均寂寞,此心南北两冥冥。
别九峰司徒孙公。明代。陈洪谟。 白云长卧九峰深,忽报城居此过临。千里登堂还展拜,十年为别自惊心。情浓乡曲杯频劝,天假精神病不侵。宵旰秪今劳梦卜,商岩须仗早为霖。
童丱须知 恤民篇。宋代。史浩。 主圣臣贤日,勤政在恤民。差徭唯务息,赋敛直须均。但使皆当富,何忧富却贫。孟公仁义说,不取利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