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张黄苏与周,更添徐子分相投。
竹林风月连三郡,北宿光芒聚一舟。
作者定知同议论,争臣顿是合谋猷。
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谁作状头。
赋门同舟赴省举。唐代。徐遹。 陈李张黄苏与周,更添徐子分相投。竹林风月连三郡,北宿光芒聚一舟。作者定知同议论,争臣顿是合谋猷。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谁作状头。
徐遹,字绍闻,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特奏对策第一。政和六年(一一一六)官秘书省著作郎(《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一八)。直秘阁,知广德军。事见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
徐遹。 徐遹,字绍闻,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特奏对策第一。政和六年(一一一六)官秘书省著作郎(《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一八)。直秘阁,知广德军。事见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乌云飞,鱼川咏,万物各从类适性。何况父母骨肉恩,荣归拜舞称家庆。
春官彭君自出门,便隔庭帏旷温清。寸草春晖日夜心,宣通喜得将王命。
送春官彭景武奉命之湖广便道省亲分韵得庆字以明朝拜家庆须着老莱衣为韵。明代。王缜。 乌云飞,鱼川咏,万物各从类适性。何况父母骨肉恩,荣归拜舞称家庆。春官彭君自出门,便隔庭帏旷温清。寸草春晖日夜心,宣通喜得将王命。衡岳天低旆拂星,洞庭波阔人悬镜。了却公家一事无,笑指庐山理归榜。登堂再拜亲意欢,翩鵻不用重题咏。
天冠山二十八首 其十一 长生池。元代。王士熙。 修竹夹清池,一亭山之西。长生人已去,谁能汩其泥。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三。宋代。黄裳。 交游分在红尘外,主客缘从紫极中。各有志存休见迫,经邦须访渭川翁。
浪淘沙。宋代。程垓。 才合又轻离。心事多违。小窗灯影记亲移。可奈酒酣花困处,不省人归。山翠又如眉。肠断幽期。相思有梦阿谁知。莫遣重来风絮乱,不似当时。
大雨次柳邦用韵二首 其二。明代。李东阳。 风伯何时许放悭,雨师今日不辞顽。虚疑九道乾坤合,坐遣双笼日月閒。满地瓜田惟足水,几家茅屋尚依山。官曹况切怀人意,一夜清诗强破颜。
闲行吟 其一。宋代。邵雍。 长忆当年扫弊庐,未尝三径草荒芜。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自从会得环中意,闲气胸中一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