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凋峰木雪缟庐,落眼青青却笑渠。花时吹笋排林上,吴州还见竹溪图。
竹轩二首 其二。唐代。释法具。 冬凋峰木雪缟庐,落眼青青却笑渠。花时吹笋排林上,吴州还见竹溪图。
释法具,字圆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徽宗、高宗时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化庵湖海集》二卷,已佚。事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今录诗十七首。 ...
释法具。 释法具,字圆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徽宗、高宗时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化庵湖海集》二卷,已佚。事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今录诗十七首。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九。清代。王时翔。 标格寒梅韵海棠。全身当得翠红乡。更饶一种是纤长。画槛风丝飘瘦影,绣裙烟缕立斜阳。珠帘八尺限萧郎。
安老亭诗。宋代。苏轼。 桥下幽亭近水寒,倩谁□字在楣端。市廛得此尤堪隐,老者於今只自安。饭後徐行扶竹杖,倦来稳坐倚蒲团。眼明能展锺王帖,绝胜前人映雪看。
玉漏迟 初夏。明代。刘基。 海榴花似火,看看又见,麦秋时候。枝上鸣蜩,断续一庭金奏。翠沼风漪未定,看叶底、明珠圆溜。苔径黝,虾须挂处,有人消瘦。缅想那日欢娱,是鸿雁来初,芙蓉开后。蔓草青芜,但觉暗愁依旧。欲把相思寄与,雾烟惨、不堪回首。凝望久,寒鸦自啼疏柳。
禁中见鞓红牡丹。宋代。欧阳修。 盛游西洛方年少,晚落南谯号醉翁。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后见鞓红。
杂体诗三十首 其六 刘文学桢感怀。南北朝。江淹。 苍苍山中桂,团团霜露色。霜露一何紧,桂枝生自直。橘柚在南国,因君为羽翼。谬蒙圣主私,托身文墨职。丹彩既已过,敢不自雕饰。华月照芳池,列坐金殿侧。微臣固受赐,鸿恩良未测。
无题四首 其一。清代。蒋春霖。 猎猎天风广袖寒,云多不过曲阑杆。灯筵射覆双心合,月地投壶一笑看。兰芷秋深搴未变,蓬莱水浅见应难。玉珰珠劄从抛弃,莫遣文萧误采鸾。
大江东去 其六 答蒲汀惠蟹。明代。夏言。 夜雨秋尊,新烹蟹、又见一年风物。秉烛西堂聊自酌,时听蛩吟四壁。满壳膏肥,双钳肉嫩,味胜经霜雪。遍尝海错,还输此种为杰。芳鲜充溢雕盘,真堪咀嚼,清兴翛然发。却笑持螯人去后,风韵到今难灭。更待黄橙,也须紫菊,取醉娱华发。中秋在望,小楼酌共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