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亭前拜魏王,卖来阿魏与唐庄。长安三赵村前月,冷照王家十八丧。
前后蜀杂事诗 其六。唐代。张祥龄。 七里亭前拜魏王,卖来阿魏与唐庄。长安三赵村前月,冷照王家十八丧。
张祥龄(1853—1903),字子苾,四川汉州(今德阳广汉市)人。以拔贡身份选送成都尊经书院,即有诗名。后侨居江苏,与吴中名士结词社,又以词名。曾任陕西怀远知县。今从川大图书馆得《子苾词抄》,知其词多半为和作(包括和古人),又喜与人联句,习气如此。诗则取前后蜀诸咏,盖尊经书院月课也。 ...
张祥龄。 张祥龄(1853—1903),字子苾,四川汉州(今德阳广汉市)人。以拔贡身份选送成都尊经书院,即有诗名。后侨居江苏,与吴中名士结词社,又以词名。曾任陕西怀远知县。今从川大图书馆得《子苾词抄》,知其词多半为和作(包括和古人),又喜与人联句,习气如此。诗则取前后蜀诸咏,盖尊经书院月课也。
题赖盘市法云院二首。宋代。李新。 石壁冷磨閒日月,松棂平觉远山川。便将小纽双龟印,试换禅床一觉眠。
寄吴仲云帘访。清代。邵懿辰。 吾州城东两吴氏,郁郁诗声俱鹊起。祭酒流风京兆丞,夔州朁人绣衣使。眼明寄读花宜集,笏庵清新不专美。星轺昔阅黔南山,彩笔刻画青巑岏。牂柯江畔丹枫落,哥罗驿前黄日寒。山祇愕舞要佳句,访俗重来冠鹿冠。鹿冠峨峨官不贱,朱墨纷纷料堆案。此邦硗瘠万山中,常调偏淹积薪叹。讼庭草绿倒清樽,梯田雨肥润诗砚。公诗往往到古人,判笔能为万室春。手板朝来看山翠,黄绸梦里觅吴莼。百蛮风静秋仓满,海国悲笳耳不闻。
海陵钱文宪母汪节妇卷后。元代。成廷圭。 白发孀居丧乱中,苦心仍与柏舟同。事夫在昔如宾礼,教子于今有父风。麻枲服劳忘夜寝,粢盛供给愿年丰。男儿饿死浑闲事,抚卷题诗意未穷。
胡少明两书索二程先生画像寄小诗二首。宋代。陈长方。 微言固已成糟粕,纸上形容转更疏。要识平生真面目,百无所似若为书。
宿瑗上人房。明代。黎民表。 久客应难寐,中宵独据床。心无蕉鹿竞,梦已路途长。曙色斋钟动,行厨野蔌香。更衣问前路,惆怅别云房。
一萼红五首 其二。清代。史承谦。 漾秋晴,又黄花将绽,未拟擘吟笺。白袷才收,青衫欲湿,狂奴风调谁怜。还记得、分题椒壁,到而今、刚剩墨痕鲜。亚字城西,赤阑桥畔,前度流连。已分穷愁潦倒,只听歌夜泣,中酒朝眠。不解弹棋,时闻擪笛,暗中催度华年。更指点、枝娘柳下,惹几番、帽影夕阳边。应是燕台句好,让尔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