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镜匣。日射胭脂颊。滑滑。苏合油滤垂地发。
金钗斜溜耳珠戛。宝髻须花压。恰恰。簪上一枝长十八。
忆秦娥 其三 题美人梳头画障。唐代。樊增祥。 开镜匣。日射胭脂颊。滑滑。苏合油滤垂地发。金钗斜溜耳珠戛。宝髻须花压。恰恰。簪上一枝长十八。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芙蓉盛开。宋代。释居简。 霣霜槁百卉,拒霜独开花。寒驱煖消落,秋借春韶华。酣酣罗珍姿,表表骈翠葩。晴云剪新绮,落日明丹砂。瀣冷褪宿艳,叶散摘零霞。离骚比君子,城阙藏山家。二月三月时,红紫相矜誇。西风一摇落,乱委随蓬麻。花中障颓澜,晚节礼有加。芳洁以类从,薰莸分等差。梅追元气回,菊制暮景斜。弗使四时气,断续令人嗟。
代古相思。宋代。郭祥正。 妾面如花开,妾心似兰死。花开色易衰,兰死香不已。愿持枯兰心,终焉托君子。君行胡不归,两见秋风起。鸿雁只空来,音书无一纸。夜夜梦见君,朝朝懒梳洗。不忆霜月前,丝桐为君理。千古万古悲,悠扬逐流水。
山居七咏·湛然亭。宋代。方岳。 一念惟余睡作魔,鸥閒不与世同波。迩来定力空诸妄,如以摩尼照浊河。
临江仙 伯熙答诗有“盆梅已落菊花来”之句,再拈此词。清代。樊增祥。 人寿花红冬月半,寒香岁晚长留。相邀陶令过罗浮。水边篱下,彼此识荆州。高士累朝应合传,海宁新句重搜。一年佳日并春秋。野王二老,瓶拂足风流。
和欧阳奎自洪都见寄。元代。郭钰。 愁来不敢纵高歌,对酒其如白发何。十载干戈豪气少,一编史传是非多。未能传箭收青海,且复还山卧紫萝。气转洪钧妖祲息,终看王化被江沱。
午日区启图偕游玄笈岩 岩为启图新题。明代。郑旸。 搜胜寻真路欲迷,剪繁除碍共攀跻。焚茅绕径穿云入,濡墨抽毫扫石题。壁藓含烟笼外户,虹泉喷雪落前溪。何劳骄语龙歌兴,且沐兰汤拂涧霓。
赠方时素杨君极王子敦还乡。明代。湛若水。 沧溟水月照君清,相逐鹏程万里行。要识秋风无限意,不留分榻坐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