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仙人掌,残魂讵自嗟。荣华侪蟪菌,断烂委虫沙。
大化原无联,微生共有涯。支离吾欲忏,截臂问三车。
山中观物杂咏 其三。唐代。易顺鼎。 一尺仙人掌,残魂讵自嗟。荣华侪蟪菌,断烂委虫沙。大化原无联,微生共有涯。支离吾欲忏,截臂问三车。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恻恻吟 其四十五。明代。彭日贞。 谁遣仙凡有久要,每怀河汉恨迢迢。玉虚天帝应相谅,莫惜乘鸾下绛霄。
雪后复雨过西湖。宋代。释绍嵩。 触目成幽兴,诗今十数篇。风倾竹上雪,鸟度水中天。急雨涔涔日,迎人小小船。更逢清管发,声到客愁边。
元夕。清代。汪学金。 客里逢元夕,篷窗听急流。我行才七日,有梦在孤舟。镫火明官驿,人烟冷戍楼。今年江上月,一度已当头。
偶咏。明代。钟芳。 务简庭空掩,尘编自检寻。绮寮通竹气,珉甃转椿阴。岁月惭虚禄,溪山负夙心。秋声动帘幕,撩乱百蛩吟。
浣溪沙 其三 小游仙。近现代。王易。 牛渚曾通贯月槎,仙家居住在烟霞。当年炼石感灵娲。万里蓬瀛浮海市,千年阆苑放仙葩。碧霄飞度五云车。
赠方太古先生。明代。李时行。 道在名方重,幽居常晏如。眼前无长物,床上有残书。素抱黔娄操,频空原宪储。文侯如见礼,应自式君庐。
因笔记贼入空室颂。宋代。郑清之。 平生一片痴,妄意室中物。自言富可待,到了贫彻骨。一宵入人家,百宝认仿佛。拣得真金身,明处是泥佛。
三年涕泪剧悬河,断简残编奈若何。纵使相看青眼在,故应添得黑花多。
衰迟把酒元无分,冷淡观书亦有魔。掩卷相吁心自了,莫将文字问维摩。
余居太夫人忧三年泪枯老眼既除丧颇理故书似觉有味矣数日眼疾作此事又废殊无聊赖唯有思索诗句可以度日耳。宋代。虞俦。 三年涕泪剧悬河,断简残编奈若何。纵使相看青眼在,故应添得黑花多。衰迟把酒元无分,冷淡观书亦有魔。掩卷相吁心自了,莫将文字问维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