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从天外望归鸿,缥缈云山路忽通。殷浩答函无一字,淳于致鹄只空笼。
岂嫌萝薜长贫贱,但恐风尘共始终。莫向少君问偕隐,白杨荒陇起悲风。
得张平叔书。唐代。马庸德。 常从天外望归鸿,缥缈云山路忽通。殷浩答函无一字,淳于致鹄只空笼。岂嫌萝薜长贫贱,但恐风尘共始终。莫向少君问偕隐,白杨荒陇起悲风。
马庸德,字汝行,桐城人。官晋宁知州。有《石门山房集》。 ...
马庸德。 马庸德,字汝行,桐城人。官晋宁知州。有《石门山房集》。
仲春自池阳复游华山过华州口占。明代。李寄。 恨无佳句酬山色,幸有馀钱买蹇驴。缓望缓吟因缓骑,痛鞭恶杀是驴夫。
巾子山。宋代。董嗣杲。 岌嶪山形丑莫收,傍湖独整傲春秋。几株乌桕无根在,一幅华阳有样留。寒日霜乾还掠额,晓天岚重且遮头。东篱漉酒人知得,醒立风前不可求。
槎客先生七十七,老手能握两枝笔。诗曾索写屏幛新,画忽摹成林壑密。
早年工诗晚工画,画意都从诗意出。连宵风雪寒打窗,坐使坐光满蓬室。
吴槎客明经以手画山水见赠作诗志谢近闻有亡姬之戚并为解之。清代。朱文治。 槎客先生七十七,老手能握两枝笔。诗曾索写屏幛新,画忽摹成林壑密。早年工诗晚工画,画意都从诗意出。连宵风雪寒打窗,坐使坐光满蓬室。我闻善画山水享大年,息心求理心恬然。凭空泼墨鼓元气,何待采药夸神仙。神仙眷属金闺籍,近事传闻剧怜惜。小红飞作马塍花,凄绝吹箫姜白石。老眼西风泪不收,深深埋玉银湾头。拜经忆昔同看月,索句何人共倚楼。我与先生无一面,仰之如鲁灵光殿。海天尚有沧桑变,何况昙花霎时现。从此不画双蛾画东绢,自对万幅烟鬟老忘倦。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宋代。梅尧臣。 春芽研白膏,夜火焙紫饼。价与黄金齐,包开青蒻整。碾为玉色尘,远及芦底井。一啜同醉翁,思君聊引领。
对葵。明代。陈淳。 开阖随阳自晓昏,轻如绡轂净瑶琨。淡黄相枕五重靓,浓紫深藏一窍浑。熟视绝无妆点态,细看不见剪裁痕。谁能会取个中意,与玩乾坤造化根。
赠方童子。元代。方回。 我年五十九,门弧子垂左。我今年七十,见子双髻鬌。腹仅椰子大,贮书一何夥。疾读建瓴水,响应炙车輠。光怪蟠肺肠,不啻珠万颗。小松三尺许,千丈气磊砢。近笑韩氏子,瑟僩了细琐。远笑陶翁儿,但解觅梨果。我年如子时,记诵亦云颇。举苕乃遗帚,一懒万里堕。愿子于心田,及时勇耕播。秋成敛精凿,糠秕勤筛簸。子之名曰燧,此语本宰我。舍旧新是图,学问甚改火。字之曰又新,进业幸勿惰。譬如万里途,幸已餱粮裹。一旦辍于行,骏马同鳖跛。近世文字繁,动辄百箧锁。谁能发蠹鱼,丹铅拂埃堁。手之而口之,五夜孤灯坐。林下时思之,解衣盘薄臝。六经四书外,一一与探揣。鹏鲸大胾嘬,余子或螟蠃。又新有如此,名世岂不可。江之水汤汤,念子驾归舸。溯源寻紫阳,子其正帆柁。
关山月。两汉。王褒。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影亏同汉阵,轮满逐胡兵。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