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末重过抚一亭,雨中漏入万峰青。
虬枝历与雷霆斗,鸾盖余遥罔两停。
游侣飘零兼死去,老怀郁勃遂沉冥。
天留把臂牵肠地,壁记犹堪照数声。
法相寺樟亭。唐代。陈三立。 劫末重过抚一亭,雨中漏入万峰青。虬枝历与雷霆斗,鸾盖余遥罔两停。游侣飘零兼死去,老怀郁勃遂沉冥。天留把臂牵肠地,壁记犹堪照数声。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菩萨蛮。宋代。曹勋。 乱山影直危楼起。天涯目断雕阑倚。寂寞过东风。行宫烟雨中。长安何处日。城郭今寒食。谁待翠华归。片云天际飞。
临江仙。明代。陈霆。 落尽樱桃春事减,小园蜂蝶依依。子规啼罢月沉西。曲屏向晓,残烛泪空垂。楼外绿芜千里道,长亭过骑频嘶。一春无信慰相思。重门寂寞,风雨过花时。
卢仁及县丞挽辞。宋代。王十朋。 妙龄才誉冠东嘉,百战功成暮景斜。人在卢前有惭色,礼从戴后独名家。蓝田美绩谁能记,绛帐奇儿最可夸。乡里搢绅官业冷,因公沦落倍兴嗟。
淮阴杂诗六首 其一。清代。邹祖符。 才渡黄河复运河,人家终日傍颓波。西风一夜潮头恶,何处宜防得力多。
转灯。元代。耶律楚材。 安庆作戏灯,惠然来赠我。藏灯藉微明,细火薰其座。乘兹风火力,盘旋如转磨。中有角抵人,挥臂不知祸。团团十万匝,轮回莫能躲。此灯虽戏具,无果大因果。三世尘沙佛,皆如转灯过。三千大千界,成坏亦风火。所以明眼人,重道轻利货。生死比梦寐,荣华等涕唾。长行此观心,人间都看破。多少看灯人,知音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