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古向天语,姚湾一士痴。
逢迎衔泪月,飞出写云诗。
笛冷城头客,巢安叶底儿。
挂霄明寸梦,过有羽衣知。
翔冬示上元夜对月之作次韵奉献。唐代。陈三立。 抱古向天语,姚湾一士痴。逢迎衔泪月,飞出写云诗。笛冷城头客,巢安叶底儿。挂霄明寸梦,过有羽衣知。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宋代。黄庭坚。 邱郎气如春景晴,风暄百果草木生。眼如霜鹘齿玉冰,拥书环坐爱窗明。松花泛砚摹真行,字身藏颖秀劲清,问谁学之果兰亭。我昔颇复喜墨卿,银勾虿尾烂箱籯,赠君铺案黏曲屏。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随人作计终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卿家小女名阿潜,眉目似翁有精神。试留此书他日学,往往不减卫夫人。
柳絮 其二。宋代。徐积。 长条徒自重,狂絮去何之。禁籞穿花树,春江扑酒旗。因风无定意,著物有閒时。谢女何为者,深情在雪诗。
用康庆之韵约同陆仁重游问政山。元代。方回。 我所思兮山中人,餐松辟谷修仙道。将旄相印本无心,一蓑尚喜收身早。袖有长生度世方,玉杵玄霜倩谁捣。白云三耳真人家,磵霜不死菖蒲华。笑挹诸公葛陂杖,同驾老龙穿碧霞。颠歌狂舞酒酣时,一洗万古兴亡悲。九万里风排阖归,茫茫六合黄尘飞。
青溪水长君初到,红药花开我共探。昔画三君传颖上,今逢季子在江南。
馀春澹荡添新绿,细雨冥濛闭众岚。安得世间幽绝地,常教相对并茅庵。
壬申四月朔陈蓟庄招游隐仙庵承和题庵中旧句奉酬一首。清代。姚鼐。 青溪水长君初到,红药花开我共探。昔画三君传颖上,今逢季子在江南。馀春澹荡添新绿,细雨冥濛闭众岚。安得世间幽绝地,常教相对并茅庵。
送孙尘之推官赴郓州。宋代。梅尧臣。 重别心意衰,轻别心意壮。行车将渐遥,依依独长望。晚风生微寒,脱叶飞汶上。何当发谈笑,把酒半郁盎。
香山野步二首 其二。宋代。舒亶。 空涧寒探月,高斋客聚星。霜分破窗白,山献隔帘青。窥水知僧定,占云识地灵。时时惊鹤梦,木叶下危亭。
郡楼书怀。宋代。田锡。 馆殿尝为侍从臣,出分忧寄牧黎民。时平事简多公暇,楼迥风清欲暮春。树杪壶关千嶂叠,天边漳水绿波新。帝乡永日凭栏望,心羡浮云向紫宸。
祠庞颍公。宋代。王九龄。 贤哉庞颍公,天相佑仁宗。清规映当代。劲节摩秋空。皇佑维四年,蛮寇南海邕。委身任虎将,献馘鲁侯宫。又能识君实,荐鹗如孔融。人言主与宾,霜降鸣丰钟。至今勋业在,隐然齐岱嵩。少时居荫下,读书此堂中。三年足不市,纷华尘垢同。平生经给予志,于此涵养丰。梁间产灵芝,秀异郁青葱。殿角存琬琰,挥毫气吐虹。常时有识者,固知非卧龙。一朝十载遇,谈笑集勋庸。后人勤仰止,图像君子容。萧然堂庑间,香火一时共。地远尘不到,山高气自雄。松竹交荫郁,桃李间繁穠。堂经百年久,隳圮几一空。断砌行春蚓,败壁号秋蛩。僧有惟{左面右力}者,鼎施葺施工。兴仆广湫隘,疏林撤翳蒙。至今山下路,冠盖仍憧憧。我来为此邑,坐阅三年穷。催科本自拙,抚字亦何功。惟有心如水,庶几踵前踪。适当岁初吉,敛板揖清风。来携一壶酒,谨致三酬恭。昔尝怀此念,今乃遂我衷。作诗留壁间,聊以写鄙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