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烟肥履迹苔,湿园细雨客能来。
穿花魂冷游峰照,吹叶声酣卧犬猜。
乘兴欲呼山入座,作痴犹待月衔台。
光阴窈窈扶吟地,留命伤春赋七哀。
三月十五日偕宗武过仓园看花坐雨初台依韵同。唐代。陈三立。 幽径烟肥履迹苔,湿园细雨客能来。穿花魂冷游峰照,吹叶声酣卧犬猜。乘兴欲呼山入座,作痴犹待月衔台。光阴窈窈扶吟地,留命伤春赋七哀。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喜梁文冠至。明代。陈宪章。 驻桨梅村夜,风光胜早春。直知花是路,不觉月随身。草木皆知旧,江湖多贱贫。短蓑来往数,等是最闲人。
贾常侍林亭燕集。唐代。韦应物。 高贤侍天陛,迹显心独幽。朱轩骛关右,池馆在东周。缭绕接都城,氤氲望嵩丘。群公尽词客,方驾永日游。朝旦气候佳,逍遥写烦忧。绿林蔼已布,华沼澹不流。没露摘幽草,涉烟玩轻舟。圆荷既出水,广厦可淹留。放神遗所拘,觥罚屡见酬。乐燕良未极,安知有沉浮。醉罢各云散,何当复相求。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 其二。宋代。李吕。 嘉谟岂但国蓍龟,旧学端为帝者师。圣世欲收仁义效,行看平步凤凰池。
宣窑脂粉合子 其二。唐代。全祖望。 太平天子富共球,陶正承恩供奉周。汝定官奇斋下拜,残膏曾涨潞河流。
九怀 其五 鸱夷子皮。宋代。高似孙。 越山兮青青,江波兮喷薄。万里兮长风,引惊澜兮去之。夫君兮以渊为期,水何为兮劳苦。越山兮升云,江水兮未平。举酒兮讯君,将与余兮心倾。若有人兮飐云旗,舞神鱼兮踏文螭。奏水星兮叫冰夷,横壮气兮海为飞。麋台兮生草,言如毛兮人杲杲。夕宿兮江皋,越兵西兮如拉槁。一沐浴兮九江,水扬波兮淙淙。飞余桡兮雁渚,舍余珰兮渔矼。望美人兮未来,心不怡兮难降。有酒兮如冰,呼脍具兮鱼龙腥。浇磊块兮洗磅礴,有老父兮愁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