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依群从挹襟期,照坐高寒野鹤姿。
早解逃名余玩世,老犹嗜学益工诗。
湖漪写影须眉古,岩气传馨肺腑滋。
自媚商歌护栖息,天倪曼衍一婴儿。
寿陈止存翁七十。唐代。陈三立。 每依群从挹襟期,照坐高寒野鹤姿。早解逃名余玩世,老犹嗜学益工诗。湖漪写影须眉古,岩气传馨肺腑滋。自媚商歌护栖息,天倪曼衍一婴儿。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过剡 其一。宋代。释居简。 曹娥泪血点江潮,百里都无绿半篙。剡水迎潮须款曲,小分清莹洗浑涛。
题南山书堂。宋代。郑樵。 一泓澄沏照人间,明月团团落古湾,不向奔流随浪击,独持高洁伴云閒。禅房夜静留清鉴,阆苑仙归坠碧环。每到轩前心转逸,了无纤翳可相关。
翁仲。清代。缪公恩。 剑佩衣冠恰俨然,昂藏尽日对苍烟。不言浑似三缄后,僵立何曾一步前。墓道草深无麦饭,纸灰风散落榆钱。牧人来往谁相问,任遣牛羊陇下眠。
蜡梅。宋代。周密。 蜡本花所作,作花应更香。月参无味禅,不作有色妆。未知香山白,何似江夏黄。坐令彼粲者,难擅春风场。
送林大参上京贺太后尊号 其二。明代。祁顺。 圣母尊崇万国钦,贺章驰献见忠忱。青霄红日瞻依近,湛露需云宠渥深。暂别忍裁知己赋,遄归期慰小民心。使旌重过湖湘路,旧憩甘棠绿满林。
前年过代北。元代。周巽。 闻渡桑乾碛,前年出塞时。马行边雪远,雁过岭云迟。寒恐貂裘敝,时将鸳枕攲。关山消息断,日日望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