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交影凤池边,退食微闻午漏传。
犹比至元无事日,印文铜绿长苔钱。
简任伯温检校(二首)。唐代。王逢。 旌旗交影凤池边,退食微闻午漏传。犹比至元无事日,印文铜绿长苔钱。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用洪叔昞题左顾亭韵。宋代。袁说友。 龟老一溪怀旧事,人亡千载尚虚名。亭前独有山川在,付与诗人著语明。
和行简望郡南山。唐代。白居易。 反照前山云树明,从君苦道似华清。试听肠断巴猿叫,早晚骊山有此声。
送严府判考满。明代。吴与弼。 柳绿绕江头,薰风快壮游。万山辞楚徼,一水接皇州。郡剧民俱化,铨明课最优。垂衣图至治,清问有嘉猷。
荆门道。宋代。曹勋。 荆门道,在何许,万里迢迢入南楚。故人何事未归来,满目豺路多阻。路多阻兮可奈何,矍铄帘公亦奚取。期君终日醉如泥,贤似灵均醒时语。
端午曲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 綵绳累累作端午,石青蜥蜴泥金虎。老奴催恩拜纨扇,香纱笼头半遮面。
朱碧山银凿落歌呈孙少宰退翁朱十倡。清代。李良年。 退翁斋中花底酌,当筵示我银凿落。摩挲坐上一再看,知是吾乡碧山作。至元月日镌弯环,古纹半蚀青苔斑。槎丫飒飒势欲飞,宛若放舸沧溟间。横眠有客凌风渡,点缀衣裾逼生趣。玉缸真拟泻明河,为送张骞月支去。雕锼无迹把玲珑,不解杯腹何由空。鸬鹚琥珀皆不数,夜光金屈难为工。主人更劝勿挥手,旧事流传犹在口。元家学士数临川,秘阁相将此为寿。引杯谢客客赋诗,文采翩然动僚友。乱离以来嗟失一,往时作双今不偶。叹息人间四百春,斜阳细雨漉残巾。梨花绝胜葡萄酿,傲尔乘槎海上人。
共邀衰弊入秋山,绝顶峰高不可攀。怪石自穿云片片,暗泉时绕径潺潺。
霞天岫远层开碧,林谷霜初小作斑。我卧更欣诸子兴,宵分联步月岩间。
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摄山宿般若台二首 其一。清代。姚鼐。 共邀衰弊入秋山,绝顶峰高不可攀。怪石自穿云片片,暗泉时绕径潺潺。霞天岫远层开碧,林谷霜初小作斑。我卧更欣诸子兴,宵分联步月岩间。
荆门送昼公归彭泽旧居。唐代。齐己。 彭泽旧居在,匡庐翠叠前。因思从楚寺,便附入吴船。岸绕春残树,江浮晓霁天。应过虎溪社,伫立想诸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