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星河两鬓丝,月华长照素帘垂。
衣冠在野收亡命,烽火连营倒义旗。
天地昼昏忧社稷,江淮春涨泣孤嫠。
十行哀诏无多字,落叶虚窗万古思。
读谢太皇诏藁。唐代。王逢。 半壁星河两鬓丝,月华长照素帘垂。衣冠在野收亡命,烽火连营倒义旗。天地昼昏忧社稷,江淮春涨泣孤嫠。十行哀诏无多字,落叶虚窗万古思。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送滕庶子致仕归江南。唐代。朱庆馀。 常怀独往意,此日去朝簪。丹诏荣归骑,清风满故林。诸侯新起敬,遗老重相寻。在处饶山水,堪行慰所心。
峨眉山杂咏八首 其五。近现代。陈仁德。 果然高处不胜寒,金顶遥看大雪山。栏外天低红日小,此身已到白云端。
猩屏画了。掩绯帔两重,薰风开早。比似洛花,叠叠楼台,仙云绕。
一层更上香光饱。引彩蝶、房房都到。绛桃百叶,芳兰并蒂,未如卿好。
绛都春 余曩以此调赋重台榴花,刊稿时乙去,今补写之。清代。樊增祥。 猩屏画了。掩绯帔两重,薰风开早。比似洛花,叠叠楼台,仙云绕。一层更上香光饱。引彩蝶、房房都到。绛桃百叶,芳兰并蒂,未如卿好。娇巧。石家姊妹,向燕市另起,金台小稿。六幅锦裙,百琲明珠,盈怀抱。窗扉十扇开朱鸟。替七尺、珊瑚写照。凭将绛蜡融珠,凤衔到晓。
燕山陈生为吾写真口占赠之。明代。罗槐。 英溪林隐老烟霞,意态凭君认不差。貌我清癯如野鹤,一筇支石倚梅花。
失题 其一。明代。韩宗礼。 碧山风雨长离忧,湖海烟尘恨未收。有客扣镡歌六月,何人击楫渡中流。数声鼓角斜阳暮,两地飞鸣鸿雁愁。庾信江南哀不断,更堪王粲赋登楼。
颂古十七首。宋代。释大观。 休论凤箭射乌巢,看取虚弓落九包。收放若为迩羿手,控弦傍助亦徒劳。
杨子寺送彦猷阁老去年四月某别彦猷于京师到今适期年矣。宋代。刘敞。 一年再远别,尘世令人嗟。况复江湖永,空惊鬓发华。青山浮海上,远水即天涯。出处俱萍泛,悬知后会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