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岳王庙。明代。樊起龙。 武昌公庙大江头,门掩松花一径幽。宋业欲亡和议起,郾城初捷羽书愁。苔碑有恨山云寂,石马无声烟水秋。梦断黄龙何日底,天南钟鼓思悠悠。
归程阻风。明代。杨士奇。 凄风起西北,日夕满川坻。寒云结重阴,曜灵隐高晖。惊涛浩纵横,零雨何霏霏。行人念往路,怫郁多悲怀。延领望故乡,誓将赴东归。临津不能济,伫立以徘徊。安得凌风翰,奋绝起高飞。
重阳后二日寿钱使君。明代。卢龙云。 昨日登高上霸台,凉风吹动紫云隈。遥瞻瑞气缠南极,复有祥光彻上台。双旌问俗多馀暇,五裤腾欢遍草莱。正好乘秋同染翰,不妨对月更衔杯。南山颂岂寻常匹,北阙恩还次第催。心事久为清献侣,循良真自颍川来。股肱会见承先诏,文武于今仗异才。一路清风随五马,九天湛露溢三槐。芳尊此夕且饶兴,醉笔能翻九万枚。
有感二首。唐代。司空图。 自古经纶足是非,阴谋最忌夺天机。留侯却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气归。古来贤俊共悲辛,长是豪家拒要津。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
杂诗 其三。宋代。沈辽。 身世日泯泯,譬彼一毫轻。胡为饿首阳,不必造承明。达人不言命,耻向宠辱惊。不为槛下虎,即作林中麖。悯悯欲夸俗,皎皎还为名。卜筮虽小艺,逸哉严君平。
荥泽渡河。清代。吴铭道。 广武山前日欲暮,浩浩黄流绝天注。践土沙埋积血腥,战场吊古盘荒戍。阴火青磷夜近人,饥鸢窜鼠啼当路。浪打孤城移上山,确磝已解成皋固。镫前残垒汉与楚,百战重瞳此中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