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和僧啸云双插法藏寺韵。宋代。柴元彪。 我来扣角二峰前,此寺因知五百年。草木尚涵唐雨露,钟鱼犹镇宋山川。世情苍狗浮云外,客思孤鸿落日边。闲拂旧题追往事,我须僧发两皤然。
咏长安兴废地。宋代。张舜民。 忆昔开元全盛日,汉苑隋宫已黍离。覆辙由来皆在说,今人还起古人悲。
登山与强景明伴读联句。明代。朱诚泳。 南山何崔嵬,浑融出天匠。百二古称雄,封疆今独壮。高于列雉城,秀比施屏障。导骑俾暂休,肩舆聊一上。霏岚湿我衣,落絮沾行仗。峰峦露晓晴,乾坤正春酿。山鸟自和鸣,山花亦争放。山溜讶琴鸣,山云若潮涨。崚嶒倦跻攀,佳丽足瞻望。悠悠引旆旌,浩浩牵情况。遥看泰华峰,真乃丈人行。咫尺近星辰,分明履蓬阆。俯察白云低,遐观清渭漾。高兴入微茫,新诗给酬倡。薄暮始言归,赏心讵能忘。山灵肯爽盟,岁岁期相访。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一。宋代。梅尧臣。 宫殿深沉处,莺花烂漫时。关关哢清吭,蒨蒨发未蕤。天上春应早,人间日转迟。得贤如汉盛,五字变周诗。
有客山中来。宋代。李复。 有客山中来,遗我双支松。身虽咫尺长,势有百丈容。空庭土花碧,不种夭桃红。春悲香魄尽,秋怨绿枝空。喜见石上根,移从最高峰。爱植朝暮勤,待看凌霜风。何时旧山云,出随渊中龙。沛然洒好雨,助我栽培功。
浣溪沙。宋代。赵长卿。 风卷霜林叶叶飞。雁横寒影一行低。淡烟衰草不胜诗。白酒已篘浮蚁熟,黄鸡未老藁头肥。问侬不醉待何时。
销暑楼。宋代。陈舜俞。 溪上楼台似玉壶,乐郊春物剩昭苏。贤侯好士簪裾集,暇日开筵锦绣敷。擘水脍鲈堆白雪,拨醅酿酒滴真珠。香飘沈穗萦栏角,歌沸梁尘落坐隅。约略十洲仙界景,依稀九老洛川图。席中兰语薰相袭,望里莲娃貌亦都。狂客笑吟聊自若,丈人强健不须扶。送归千骑堂前月,犹照帘虾一半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