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锋如烈火,所至肆焚屠。赖有雄藩耳,谁知一策无。
神昏失肝胆,恩重惜头颅。福命苍生薄,君当恕小儒。
自粤贼倡乱以来蔓延大江南北今已七年矣老师縻饷平定无期烦惋之余忾然有作 其一。唐代。李惺。 凶锋如烈火,所至肆焚屠。赖有雄藩耳,谁知一策无。神昏失肝胆,恩重惜头颅。福命苍生薄,君当恕小儒。
(1787—1864)清四川垫江人,字伯子,号西沤。嘉庆二十二年进士。授检讨,屡迁国子监司业、左春坊左赞善。道光十二年丁父丧归,遂不再仕。主讲眉、泸、剑、潼诸州及锦江书院三十余年。工诗古文,清空高澹。有《西沤全集》。 ...
李惺。 (1787—1864)清四川垫江人,字伯子,号西沤。嘉庆二十二年进士。授检讨,屡迁国子监司业、左春坊左赞善。道光十二年丁父丧归,遂不再仕。主讲眉、泸、剑、潼诸州及锦江书院三十余年。工诗古文,清空高澹。有《西沤全集》。
三更。宋代。张耒。 三更月晕合,定知明日雨。开门已萧飒,寒气侵庭宇。东风变凄凛,闭户思室处。赖兹尊有酒,细酌供燕语。斗杓行指卯,虽寒能几许。惟应园林好,新霁千花吐。
次潘丈韵与刘学录。宋代。陈宓。 以彼月中桂,来娱地上仙。冲融胸内乐,摆落世间缘。人语春风里,秋归夕照边。主翁长静坐,不是学安然。
幽居杂兴三首。宋代。白玉蟾。 岸花洗面初收雨,江草摇头已怯风。独立无聊聊送目,西边落日叫孤鸿。
挽赵无垢二首。宋代。李曾伯。 早奏玉垣绩,才登金掌班。众皆期两地,谁谓老三山。江夏动劳上,东平礼义间。壮猷惭弗克,孰与济时艰。
和吴升甫见寄韵二首 其一。唐代。王翰。 楚泽苍茫带夕晖,暂投簪佩上苔矶。孤云不解离情苦,犹自纷纷上客衣。
哭贾岛二首。唐代。姚合。 白日西边没,沧波东去流。名虽千古在,身已一生休。岂料文章远,那知瑞草秋。曾闻有书剑,应是别人收。杳杳黄泉下,嗟君向此行。有名传后世,无子过今生。新墓松三尺,空阶月二更。从今旧诗卷,人觅写应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