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征还日,三人归路同。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商山路有感。唐代。白居易。 忆昨征还日,三人归路同。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深居。宋代。释文珦。 深居谢交游,积叶任埋径。澹然忘所营,为是疏懒性。已达身本虚,宁忧室垂罄。时於泉石间,信意成短咏。于以写吾情,渔樵或相命。一皆用其真,鲁鱼事参订。犹不拘四声,岂复疑八病。难入时人耳,独许山鬼听。生来妄想绝,禅心本清净。断不重出山,此志寔先定。
展于少保坟。明代。曾仕鉴。 冢树阴阴掩翠微,旌功祠下一沾衣。金缯远监能迁误,玉辇亲迎北狩归。五相不辞沧海死,汉王宜出白登围。翻怜鄂墓西湖近,今古英雄涕并挥。
咏丫头岩。宋代。李曾伯。 我尝采石山头见蛾眉,且看浓妆淡抹两湖宜。何物老妪生此儿,又睹双髻尤为奇。五丁刻画盘古时,黛绿常假山灵施。春风阅尽不肯笄,素螺头立鬓不丝。梳云沐雨容为谁,相逢婉变是似之。古今知几经品题,我困暑役何能诗。祗疑前川月鉴故半亏,嫦娥妒吝耶焉知非。
四月初五日夜直 其一。清代。郑孝胥。 仙人忍辱在高堂,绕指元来百炼钢。玉碎瓦全真好语,可堪悲壮出君王。
天然亭。明代。卢宁。 摩诘川中景物晞,不烦栽植自芳菲。兰台心远青山待,草阁月明骢马归。坐竹静看流水过,移樽閒数落花飞。主翁惯得天然趣,直道庸知与世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