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美政谁与俦,不减昔时陈太丘。邑中上客有柱史,
多暇日陪骢马游。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
清江白日落欲尽,复携美人登彩舟。笛声愤怨哀中流,
妙舞逶迤夜未休。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
三更风起寒浪涌,取乐喧呼觉船重。满空星河光破碎,
四座宾客色不动。请公临深莫相违,回船罢酒上马归。
人生欢会岂有极,无使霜过沾人衣。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唐代。杜甫。 姚公美政谁与俦,不减昔时陈太丘。邑中上客有柱史,多暇日陪骢马游。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清江白日落欲尽,复携美人登彩舟。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三更风起寒浪涌,取乐喧呼觉船重。满空星河光破碎,四座宾客色不动。请公临深莫相违,回船罢酒上马归。人生欢会岂有极,无使霜过沾人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栖霞高士以诗鸣於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宋代。杨冠卿。 大雅久不作,正音寂无闻。金门栖霞山,派续修水濆。学海障鲸波,笔力杠龙文。我诵锦囊句,十年思见君。相逢一杯酒,和气蒸春云。去我鼻端垩,君其挥郢斤。
题李彭州南亭。宋代。魏了翁。 花木精神面面全,谁将好景作南园。栗留枝上春风思,鶗鴃声中晓屐痕。檐外梅礬兄及弟,槛前竹鹤子生孙。我今犹是数旬客,遇意忺时即打门。
游妫川水谷太玄道宫。元代。王恽。 迎谒次妫野,将为旦夕间。尚馀百里远,却得三日闲。追陪玉堂翁,清游指仙山。穷秋草木尽,诸峰惨无颜。两崖蓄馀暖,岩树如春妍。洞口疑有光,望中已欣然。始至觉夷旷,稍深更幽宽。山英喜客来,夜雨濯翠鬟。层峦与叠巘,供我拄笏看。云封石上钵,玉漱山腰泉。灌溉滋树艺,一脉穷湾环。西台颇峻绝,两折跻其巅。诗翁见精健,登顿不作难。䃲礴凛莫留,松风吹袂寒。降阿集晴疏,高谈渺孤攀。山荒苦无称,似待新诗传。诸君垂橐来,稛载风烟还。因公得胜赏,此诗其可缓。但恐云霞举,暮景去犹悭。我非桓野王,今识东山安。
过江陵寄陈次贾。宋代。李曾伯。 担簦往解蜀山纷,归舸经行老几分。楚国喜夸新令尹,霸陵畴识故将军。相逢举酒酹江月,一笑携书访岫云。乞得身闲了无事,但知耕凿感吾君。
次韵答何判簿见寄 其一。元代。赵汸。 红光犹在斗牛间,未斸龙泉岂遽还。金马玉堂随世换,清风明月几人閒。
官舍庭前古梅寻常开拶岁暮余整归装而乃蚤花。宋代。徐集孙。 狰狞古怪虬龙枝,着花传舍宾岁晚。往往来来几番人,老人相期疑未谖。顾我冷眼惯相看,嗅花嚼蕊当餐饭。横斜峭拔耐雪霜,肯媚阳和齐婉娩。把酒邀月共说诗,疎影上衣成缱绻。朔风吹梦入家山,鼓舞倦矣客兮返。谁谓花先常岁期,澈夜万葩玉一本。花应有心饯我行,吐芳非为冬日暖。我亦逆知此花意,孤洁难与俗人混。似嫌托根富贵场,不苦栖身山林稳。惜乎花只不能言,一花一心诚恳恳。任它世间竞酣桃李春,花独与我结交岁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