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鹿头山(山上有关,在德阳县治北)。唐代。杜甫。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怀鲜于必仁 其四。明代。唐桂芳。 月皎俄如昼,山凉总是秋。唐衢虽善哭,宋玉只供愁。薄俗无青眼,流年已白头。萧条昧生理,一恁拙于鸠。
将订诸子为尘外之游。明代。区怀年。 餐霞秘事幽言结,浪迹游仙慕阮嵇。兰芷护书留鹤梦,醁醽邀约待莺啼。残香冻雨莎亭圮,薄霭晴沙莽隙低。观化悦心閒卧稳,圃场分荫绿汀西。
冬至日祥风应候(一作穆寂诗)。唐代。蒋防。 节逢清景空,气占二仪中。独喜登高日,先知应候风。瑞呈光舜化,庆表盛尧聪。况与承时叶,还将入律同。微微万井逼,习习九门通。绕殿炉烟起,殷勤报岁功。
秋社。宋代。陆游。 雨馀残日照庭槐,社鼓鼕鼕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书因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记取镜湖无限景,蘋花零落蓼花开。
示子艾十弟。清代。方浚师。 刘家好兄弟,并世琨与舆。奕奕隽朗才,列在西晋书。美玉生蓝田,斯语洵不虚。为学务精一,筑堂题童初。汝当少小日,避乱辞乡闾。一作入赘婿,东望常怆如。忽忽四五载,问讯凭双鱼。田园日以荒,骨肉日以疏。叔母依岭表,思儿少轩渠。虱官我尤恧,扰扰等鸭猪。幸与笔墨亲,砚池含玉蜍。去年喜弟来,开樽倾浮蛆。深恐学久废,离群而索居。但得文史足,岂徒衣食欤。宜兴老鹭洲,家世夸六储。经师兼人师,词章皆绪余。咿唔值静夜,听之乐只且。本根贵培植,枝叶胥芟锄。莫贻博士议,持券空买驴。祖训更勿坠,宝田勤耕畬。阿兄负狂癖,豪气难蠲除。甘处颜巷陋,羞曳侯门裾。笑煞公孙宏,诡服沽清誉。海水自浩瀚,井蛙胡拘墟。两眼镜澄澈,一心云卷舒。所愿既如此,所业敢忽诸。始勤忌终怠,半途慎踟躇。
春日宴林亭。宋代。陈襄。 把洒春亭览众芳,水精帘箔逗山光。孤松冷落千年操,野槿纷华一日香。绿圃烟深迷蛱蝶,曲池波暖睡鸳鸯。文园莫惜鹴裘费,买取宜城作醉乡。
题崔公道源《寒宵煮豆图》。清代。李承诰。 但得调甘旨,何知此夜寒。辛勤当永夕,粗粝亦承欢。负米情同且,加餐更劝殚。就中传逸行,图上莫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