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上巳日王仲宗赵德温见过因招赵仲缜任卿小集。宋代。韩元吉。 春事倏已晚,飞花送啼莺。长安三月三,水边尽倾城。缅怀杜陵老,感之见歌行。青鸟忽飞去,素鳞盘水精。往事谁复识,梦绕白玉京。朅来官闽陬,江湖渺余情。嘉节闭门卧,客愁随日生。风光入樽酒,使我嗟独倾。良友慰寂寞,惠然成会并。金枝三雋才,千里未可程。王郎乌衣旧,高论玉尘横。相逢寄觞咏,乐此天气清。不知山阴会,绝唱畴能赓。庭隅有幽花,粲若万玉缨。好风亦知人,微月相与明。萧萧城东路,颇复歌吹声。景物正自佳,天涯意难平。不须恨陈迹,且用催诗成。
送黄殿讲成父赴广东漕四首 其四。宋代。王迈。 尺一催归白玉京,浮云偏妒月华明。凤凰远举弋何慕,鶗鴂争鸣草不馨。馆列翘才难致仕,杖携灵寿莫扶倾。重瞳不见贾山久,犹驾轺车作德星。
或曰秋何思以厝五节而结是亭也又成五绝 其二。明代。郭之奇。 未必京泉遂可深,颇因空色自搜寻。迎风小燕多端舞,吊月寒虫几处吟。
武穆吟三首 其一。明代。郑善夫。 南瞻岳王坟,拊心讼宣和。四海既无虞,乐事一何多。师师入帝侧,金兵乃星罗。旧时张谏议,天阍语非讹。但见户括金,不见士荷戈。回首靖康末,志士悲如何。
残菊。明代。黄衷。 已褪蒸霞紫,犹怜委露黄。晚英才吐艳,疏蕊且流香。清赏何多得,新吟只恁狂。陶家篱落冷,孤兴至今芳。
谢新恩 归五云峰故居。五代。袁思古。 闲阶寂寞苔痕透,蓬门虽设常关。吟筇倚听水潺潺。此身无恙,仍寄五云山。风情老大今何有,归来白发皆新。幽吟献啸自成春。了无尤怨,莫道是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