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客有自渠州来说常谏议使君故事,怅然成咏。唐代。羊士谔。 才子长沙暂左迁,能将意气慰当年。至今犹有东山妓,长使歌诗被管弦。
送寿弘毅应奉赴兴国路经历。元代。贡师泰。 院门深锁落松花,东接蓬莱小海斜。绛蜡夜深催视草,紫泥春早听宣麻。凤凰池上人辞直,鸿雁江南客过家。幕府秋来清似水,吟诗应对白鸥沙。
鹿头山(山上有关,在德阳县治北)。唐代。杜甫。 鹿头何亭亭,是日慰饥渴。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左宁南像。唐代。全祖望。 平贼将军贼未平,拥兵坐杀杨武陵。集师竟负侯归德,赐玉赐蟒空充盈。可怜状貌良魁杰,咳唾犹能震雷霆。谓应谈笑除残竟,谁道迁延酿祸成。晋阳甲岂人臣事,党人曲说吾勿听。一败顿陨狼伉魄,百年犹传虎踞形。只有白头柳敬亭,纸背犹闻抵掌声。区区不负宁南意,惜未移赠宁南报有明。
山居杂诗八首 其七。明代。罗万杰。 荒冈草色入秋残,带露松声彻夜寒。独坐拥衾无一事,挑灯简取佛经看。
好事近(秋日席上)。宋代。吴礼之。 金菊间芙蓉,秋意未为萧索。临水见山庭院。伴玉人杯酌。携炉终日袅沉烟,氤氲篆文□。可惜被风吹散,把袖儿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