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清霜结晓寒,平明飞霰洒柴关。乍凭酒力温肌骨,陡觉风威著面颜。
闾里相呼泥北户,牛羊收牧下前山。急须趁日藏薪炭,冻后高枝不易攀。
和家君早寒之什。唐代。程颢。 满地清霜结晓寒,平明飞霰洒柴关。乍凭酒力温肌骨,陡觉风威著面颜。闾里相呼泥北户,牛羊收牧下前山。急须趁日藏薪炭,冻后高枝不易攀。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游浮玉三首。宋代。蔡肇。 百川日夜赴清浔,此地朝宗见本心。苍鹘养雏归绝壁,老蛟伏卵护寒金。江昏潭火何从起,岁旱豪牛或可沉。谁把孤根掷天外,免令游客费闲吟。
博士举陈东秀才雪诗云已成堆积势应费扫除功。宋代。李若水。 寒意连朝进,祥霙万里通。洁身原的道,润物又成功。余霭犹吞日,狂飙漫走空。田公钩膝语,贫里幸年丰。
五月五日。明代。徐祯卿。 怡悦经故园,芳菲值良节。风俗犹自存,念我久离别。葵榴缀时秾,蒲荷散幽洌。莫谓暄景滋,湘江坐鸣鴂。
盐城归迁旧居登楼偶成。明代。赵完璧。 白发朱栏快一凭,珠山南跨枕沧溟。烟中浩漫连天浸,云际峥嵘括地青。千古画图诗兴阔,四时风月醉魂醒。蓬瀛不用飞翰去,坐啸青云送暮龄。
十二月赴鄂舟中阅天演论。清代。郑孝胥。 照影吴波熟,栖栖岁又残。雪成山万态,风策日孤寒。杨墨途宁合,人天理未安。莫持逝川旨,添泪入回澜。
上巳日南池作。宋代。洪朋。 蕊珠宫殿拥群仙,小槛钩帘入暝烟。在藻流鱼还泼刺,采蘋游女亦婵娟。花明柳暗一溪水,日薄云浓三月天。欻忆戎州在何处,停杯放箸一潸然。
扁舟此计,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
盛事埒美知章,鉴湖君赐,宸翰今题号。指点飞烟轻霭外,有路直通仙岛。蓑笠渔船,琴书客坐,清夜尊罍倒。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
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宋代。陈三聘。 扁舟此计,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盛事埒美知章,鉴湖君赐,宸翰今题号。指点飞烟轻霭外,有路直通仙岛。蓑笠渔船,琴书客坐,清夜尊罍倒。未须归去,片蟾初上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