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
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
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
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
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
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
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
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
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
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炼丹台。唐代。吴通。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吴通,字远贤(《东瓯诗存》作宜中),平阳(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知德安县。事见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二。 ...
吴通。 吴通,字远贤(《东瓯诗存》作宜中),平阳(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知德安县。事见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二。
卫生。宋代。罗与之。 屏去鸡壅与豕零,试听我诵卫生经。两忘宠辱心源净,一扫荣枯眼界明。酖毒不令生厚味,奸邪宁使出繁声。冥钧深养灵根固,四体调和血气平。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 其二。清代。朱琰。 地员辨土宜,管子精擘画。大略分三等,有施长七尺。以之测土深,高下定为格。其次亢仓子,遗言亦可绎。耕道计手足,苗行审强弱。差不许毫釐,皎若别黑白。匪独《豳风图》,可以绘殿壁。人满既可忧,生事又相迫。与其算锱铢,毋宁辨菽麦。樊迟非小人,学稼今上策。
晚泛浣花遂宿草堂。宋代。喻汝砺。 扣桡泛澄虚,濯流睇幽芳。晚霙衬奇树,夕霏媚疏篁。归鸟亦暂閒,夜魄动初凉。忽焉众星微,天高月舒光。昔也杜陵子,澹然此茅堂。客至酒自斟,句得意已忘。云何常念饥,零落在道旁。古来技入神,一饭岂所望。吾辈天所穷,慨歌泪沾裳。
再过魏园兼观众作辄赋二首用前韵 其一。明代。王廷陈。 投李惭无报,如樗分不材。草堂缘主重,竹径为谁开。偶与观鱼坐,频能相鸟来。高城虽日暮,归骑且停催。
山花子。清代。沈曾植。 篱外高枝厚朴花。雨晴山鹊语喳喳。斋罢道人无一事,数檐牙。日与春迟弥澹水,梦随人散没开遮。唤取樵青擎茗椀,碧萝芽。
仆久客钱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闻之凄然皆有归。唐代。李远。 柯亭之椽不复得,蕲州黄竹今尚存。苍崖翠壁产修干,千顷萧索烟云昏。羌人眼力发天巧,长笛裁成凤膺饱。老龙馀响出空星,欲喷炎天作秋晓。西湖夜寂凉风生,山头一钩新月明。商声恓悲羽声壮,行子忽忽难为情。时无绿珠清音激皓齿,野王临风三弄亦已矣。唯有愁端无古今,举刀不断东流水。深闺兰灯照空床,笛声不如离恨长。曲终人散一惆怅,回首江山非故乡。万事浮云过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
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宋代。敖陶孙。 桑田鉴一夺,周官寒如灰。赐珏先沦奔,乃自垂棘胎。劫火到咸阳,六国无珍材。空馀虢山在,蚌水相萦回。古潭月荒凉,孤光翳复开。六丁所邀留,珪魄幻紫瑰。必藏三千年,掘狱无张雷。君先世闽南,家枕凤咮堆。夜光有感触,渠伊人剸裁。向来匪石心,不转误国魁,皦发照万世,是君以闻来。远孙极风流,乞语谫馀哀。摩挲紫云姿,百感集我怀。石汝亦不遇,无两欧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