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释士圭。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永遇乐 赠杨成寅。近现代。卢鸿基。 病榻偷闲,昼眠方觉,远游人至。倒屐情怀,相看却是,两鬓惊霜积。话长肚困,半杯余酒,争报君,殷勤意。算还有、山珍海错,紫菜金针木耳。儒冠早溺,酒徒往矣,凡是一分为二。耳顺知非,艺文奥理,尤羡穷研治。孤山梅熟,柳阴莺老,水面绿荷妍媚。堪回首、十年离索,六桥风味。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宋代。李复。 溪水秋更清,天晴好行舟。叩舷发吴歌,荡漾无时休。朝戏朱坡下,暮宿青岭头。胜事或有得,随意终日留。往年思此乐,屡叹来无由。今我方求田,意欲营东畴。兹计傥能就,遂免卒岁忧。身随鸥泛泛,心逐鱼悠悠。南舍与北邻,杖策步可投。更祈旸雨时,禾稌常有秋。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宋代。黄庭坚。 石趺谷中玉子瘦,金刚窟前药草肥。仙家栟耘成白璧,道人煮掘起风痱。绛囊璀璨思盈斗,竹畚香甘要百围。到官莫道无来使,日日北风源雁归。
疏花待月图为王宗式题。明代。林景清。 阴云蔽天天作雪,朔风捲地地欲裂。园林百卉尽凋零,惟有梅花逞孤绝。根盘大地老如龙,柯饱风霜劲于铁。南枝向暖先漏春,北枝禁寒犹待月。月光未出花未开,月与梅花暗相结。花神问月何迟迟,月道阴云久蔽之。云开月出花始放,月照花神光陆离。暗香飘拂天风度,疏影横斜映窗户。对月看花酌钜觞,他日寻盟不相负。
探芳信 暮秋月夜,时方因病止酒,用王碧山韵。清代。王策。 夜如昼。奈花径无花,酒徒断酒。月仍前度月,人谁旧年旧。谩愁髀肉生閒里,落得平消瘦。况饥村、突冷馀尘,井荒缺甃。海气耳边骤。怕鲸欲移宫,鳌思翻岫。晴过今宵,来夜再晴否。霜风又捲山松发,秃似瞿昙首。更何言、栗里门前病柳。
贺尹学士辟经略府。宋代。刘敞。 年来方苦兵,蛮夷久滑夏。西陲亭障尽,人骨蔽荒野。汉家飞将多,程李相上下。试问谁董之,王朝大司马。分廷授斧钺,号令从此把。主忧臣当辱,开府纳儒雅。堂堂蒙山旧,乃是谪仙者。谋画当代无,胸襟一朝写。诚知铄铅矿,不合烦大冶。要使借前筹,非公谅谁假。鹰饥肯择肉,骥逸始流赭。由来抱轩昂,可得不脱洒。昨闻赋刍粟,中户困楚槚。此事已大急,哀哉动鳏寡。兵家尚神速,世务忌苟且。愿公更深谋,却敌如破瓦。䲔鲵埽封境,疲瘵沐纯嘏。岂令鲁仲尼,独赞王孙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