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雨萧萧。独坐虚堂夜寂寥。诗成蜂蜡销。
山迢迢。水迢迢。回首江南归梦遥。频将短鬓搔。
长相思 其六。唐代。夏言。 风萧萧。雨萧萧。独坐虚堂夜寂寥。诗成蜂蜡销。山迢迢。水迢迢。回首江南归梦遥。频将短鬓搔。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
夏言。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再巡道永留别。唐代。戴叔伦。 鬓下初惊白发时,更逢离别助秋悲。从今不学四方事,已共家人海上期。
次韵任太常过园居(四首)。明代。吴宽。 休笑吴侬故态狂,小园日涉步能量。闲凭却爱琴徽冷,连饮惟夸茗碗香。何日归田成老懒,终年学圃觉清忙。乘凉莫惜重相过,只待篱边雨一场。
度庾岭谒张文献公祠三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之子挺南服,作相始乡邦。称诗大历前,于今号盛唐。诗名与相业,千载并流芳。眷焉慕先达,风度安可常。
清明南郊看桃过友成、崇正两书院遗址感赋 其二。清代。许传霈。 村前塔影矗,粉白比琼玉。循行踏香泥,清溪曲而曲。溪水送好香,潺潺来断续。空山空无物,三椽铺老屋。草深狐兔眠,树枯鹯鹰逐。村妪懒不知,门外饭脱粟。瓦砾埋残碑,褰裳从头读。知是古梵宫,缁流竞托足。有明郑长官,崇正乐教育。东望石洞遥,西顾八华绿。叶许此中兴,名义良不俗。修葺相接踵,苕溪费博学。祔以孙石台,祀事衣冠肃。何经百馀年,山灵额频蹙。巍巍西岘峰,终古挂鸣瀑。唐宋峙二亭,涵碧与水乐。刘郎大小苏,题句争诵熟。地脉毓秀奇,兴废常往复。所期贤有司,不让前贤躅。鼓吹有六经,便是此山福。
桃花口望西淀。清代。查礼。 袅娜春林烟,吹青入河柳。我乘桃花风,又到桃花口。萦回西淀水,一镜映马首。哑哑归塞鸿,断续落芦薮。微茫见渔艇,遥羡烟波友。青莎閒白蘋,垂钓且饮酒。西沽看渐近,去夏忆分手。别来半载余,相隔殊已久。奔波惭渊渟,蓬转愧株守。何当租沙田,于焉种菱藕。
和吴鹏举寻石门。宋代。杨琛。 昔者让王代,何不开此门。人疑天地秘,别有至妙存。山灵蕴真积,人世无由扪。翳此或外道,不复烦司阍。疑义竟谁晰,万世天无言。顽石忽欲语,青青出云根。夕阳亦西下,明月生黄昏。下山一回顾,突兀双峰尊。
武夷即事。宋代。林天瑞。 长卿非慢世,陶令已辞官。解组投莲社,逢人戴鹖冠。青天不可问,白发若为看。偶遇壶丘子,皈心授大丹。
临江仙 沪上与子封同居作。清代。沈曾植。 倦客池塘残梦在,秋声不是春声。小屏风上数行程。三危玄趾,关塞不分明。楼阁平芜天远近,长宵圆月孤清。夜阑珍重短檠灯。对床病叟,攲枕话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