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见缁锡,相问始知名。对坐松声晚,澄心涧影清。
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
林下逢僧。唐代。王恭。 林中见缁锡,相问始知名。对坐松声晚,澄心涧影清。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春日怀刘佥宪三首 其三。明代。薛瑄。 虚庵事业久砻磨,宪府乘骢岁月多。已见风霜清郡邑,况闻词赋动关河。几回邂逅情如旧,两载相思意若何。自古中州多胜迹,拟从飞盖尽经过。
赠镇筸守备李将军。明代。罗洪先。 武略重边营,兵符出禁城。将星三楚动,杀气九溪横。鱼鸟开行阵,蛮夷服耦耕。会须靖南服,重见拜西平。
清平乐·春风依旧。宋代。赵令畤。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辛丑九日五首。元代。方回。 世间何事不空无,万古年年九日徂。最忆吾家先叔父,塘头一树紫茱萸。
寄铅山詹九夫二首 其二。明代。蓝智。 詹子茅为屋,城南杏作林。问人多施药,留客自鸣琴。枸杞秋风老,鹅湖暮雨深。韦编三绝后,深得古人心。
故右丞相赠太师燕文贞公挽词二首。唐代。孙逖。 海内文章伯,朝端礼乐英。一言兴宝运,三入济群生。命与才相偶,年将位不并。台星忽已坼,流恸轸皇情。甲第三重戟,高门四列侯。已成冠盖里,更有凤凰楼。人世方为乐,生涯遽若休。空馀掌纶地,传庆百千秋。
冬末送魏起居赴京。唐代。孙逖。 大名将起魏,良史更逢迁。驿骑朝丹阙,关亭望紫烟。西京春色近,东观物华偏。早赴王正月,挥毫记首年。
题龟山塔前一首唐律后一首进退格 其二。宋代。杨万里。 旧岁新年来往频,孤标数面便多情。独将白发三千丈,上到瑶台十二层。万里海风吹不动,半轮淮月为谁明。东坡旧迹无寻处,试问龛中锦帽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