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
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
秋江送行者。唐代。王恭。 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五年秋病后独宿香山寺三绝句。唐代。白居易。 经年不到龙门寺,今夜何人知我情。还向畅师房里宿,新秋月色旧滩声。饮徒歌伴今何在,雨散云飞尽不回。从此香山风月夜,只应长是一身来。石盆泉畔石楼头,十二年来昼夜游。更过今年年七十,假如无病亦宜休。
【越调】寨儿令 忆别花见羞。元代。张可久。 忆别花见羞,泪凝眸,别时语言不应日。柳下秦讴,马上吴钩,何处寄风流?五湖范蠡渔舟,西风季子貂裘,青鸾迟远信,白雁报新秋。愁,懒上小红楼。
抚恤六首答蔡生廷兰 其六。清代。周凯。 天灾降有由,由民心所致。休咎徵洪范,贞祥详礼记。降吉与降凶,其理明且易。疠疫及干戈,灾眚无二义。侧闻濒海民,见海舶失事。拯物不拯人,乘危抢夺肆。呼号瞑不援,转因以为利。上干天心和,降罚垂昭示。中岂无善良,罚遂及孥稚。从井或救人,嫂溺尚拯臂。尔民痛改悔,天心亦欣喜。适或再遇之,慎勿萌故智。救人在所急,量财酬高谊。苍苍有明威,可一不可二。斯言共记取,切莫视儿戏。既感覆帱恩,思享升平瑞。
题同年郭丞遁斋。宋代。舒邦佐。 清江子郭子,作斋以遁名。傍人或不解,谓将抛尘缨。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吾闻遁之象,山止而天行。止如子綦木,行如亚夫兵。养静以须动,渊嘿藏雷声。乃识个中趣,非专隐遁情。虽然遁六爻,四阳理分明。虽有艮在内,二阴要研精。尾厉苟不审,嘉肥何由亨。艮斋谢夫子,江南老先生。君斋虽名遁,三爻自艮萌。南丰一瓣香,好请子细评。再拜若有得,为语年弟兄。
西江月·五马人生最贵。宋代。沈瀛。 五马人生最贵,金陵自古繁华。光悬相印拥朱牙。况值边庭闲暇。满劝东西碧玉,高烧丽烛红葩。诏黄新湿字如鸦。明日天庭飞下。
偈颂六十五首 其三十八。宋代。释普济。 老黄龙颔下明珠,胜首座悬空扑碎。黄檗山吐雾兴云,遍地走南山鳖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