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啼近雨花台,林下僧稀野殿开。借问萧梁何处在,空陵无树有荒苔。
古寺 其一。唐代。王恭。 白猿啼近雨花台,林下僧稀野殿开。借问萧梁何处在,空陵无树有荒苔。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得步曾书并诗。近现代。王易。 相怜往日柳依依,憔悴年光觉渐非。诗酒佯狂吾岂敢,风云自奋子能希。群龙野战悲神陆,一雁孤飞下落机。省识忧天怀旧意,知君重减沈腰围。
段居士粟庵。宋代。王庭圭。 若人胸臆著万卷,始信此庵藏大千。维摩室中坐狮子,莲花须上集人天。十方国士从坐起,聚此一粒空中圆。尔时宝刹现毫端,跳出云门向上关。痴儿正抱古公案,对面不纳须弥山。便向粟中寻世界,含元殿里觅长安。
至后。明代。皇甫汸。 故国一阳后,幽栖三载馀。尊前鳞运改,镜里宦情疏。荣达随宾戏,文章愧子虚。河阳惟有拙,岂敢叹閒居。
华发。宋代。李泳。 华发中年感,青阳万物和。倦寻先友记,贫羡力田科。江远千帆落,天空一雁过。还家得新岁,童稚想婆娑。
雉子斑。南北朝。张正见。 陈仓雉未飞,敛翮依芳甸。朱冠色尚浅,锦臆毛初变。雊麦且专场,排花聊勇战。唯当渡弱水,不怯如皋箭。
问谁歌、暗香疏影,此花堪照人世。起持霜月为花如寿,天亦愿花千岁。谁有意。著如此人间,更著花如此。高寒洒洒。看浩荡刚风,跨虬飞佩,玉影乱如水。
行春处,一笑人间紫翠。纷纷窥此天地。寿如川至。□好是、涧翁兹岁喜。荣沾南儒恩例。捧觞更喜郎君美。任夜来归待。见说生辰,恰逢本命,寿筵且未。听老聃孙子。祝公耆艾,祝公富贵。
摸鱼儿(寿王尉·癸未冬至后五日)。宋代。王梦应。 问谁歌、暗香疏影,此花堪照人世。起持霜月为花如寿,天亦愿花千岁。谁有意。著如此人间,更著花如此。高寒洒洒。看浩荡刚风,跨虬飞佩,玉影乱如水。行春处,一笑人间紫翠。纷纷窥此天地。寿如川至。□好是、涧翁兹岁喜。荣沾南儒恩例。捧觞更喜郎君美。任夜来归待。见说生辰,恰逢本命,寿筵且未。听老聃孙子。祝公耆艾,祝公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