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峰岩下旧逃名,何事輶轩赴上京。白首相逢萍梗别,青山谁共薜萝情。
疏烟野火丹阳骑,远树春风白下莺。想到都门知己在,南宫西掖有逢迎。
赠林汉孟赴召天京。唐代。王恭。 七峰岩下旧逃名,何事輶轩赴上京。白首相逢萍梗别,青山谁共薜萝情。疏烟野火丹阳骑,远树春风白下莺。想到都门知己在,南宫西掖有逢迎。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唐代。杜甫。 贤豪赞经纶,功成空名垂。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众中见毛骨,犹是麒麟儿。磊落贞观事,致君朴直词。家声盖六合,行色何其微。遇我苍梧阴,忽惊会面稀。议论有馀地,公侯来未迟。虚思黄金贵,自笑青云期。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尚为诸侯客,独屈州县卑。南游炎海甸,浩荡从此辞。穷途仗神道,世乱轻土宜。解帆岁云暮,可与春风归。出入朱门家,华屋刻蛟螭。玉食亚王者,乐张游子悲。侍婢艳倾城,绡绮轻雾霏。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两情顾盼合,珠碧赠于斯。上贵见肝胆,下贵不相疑。心事披写间,气酣达所为。错挥铁如意,莫避珊瑚枝。始兼逸迈兴,终慎宾主仪。戎马暗天宇,呜呼生别离。
念奴娇 偶见。明代。曹溶。 春将归去,为相如四壁,临邛无伴。特送好花楼上影,斜卷押帘银蒜。眉语呼郎,弓靴倚婢,蛱蝶谁拘管。横波迎笑,又穿紫陌西畔。此际依约窥臣,催成新句,写当年团扇。风动湘裙,最苦是、香气教人惊颤。粉帛频施,湖光作镜,著意回娇面。重逢何处,愿随轻絮吹遍。
张山人游吴留一月以诗画为贽赋此赠之。明代。王世贞。 南中平子雅三绝,来向吴江歌四愁。自谓暂因双凤住,不然归作五羊游。玉壶小醉阊门月,银管长骄艺苑秋。莫问区区借名姓,此生端拟不惊鸥。
赋颜氏古今一事,得《晋仙传》,送颜逸。唐代。皎然。 曾看颜氏传,多记晋时仙。却忆桐君老,俱还桂父年。青春留鬓发,白日向云烟。远别赍遗简,囊中有几篇。
赠元绂。唐代。李群玉。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