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娥双染为谁娇,长信深沉夜品箫。一曲梁州相倚恨,露花如水上芭蕉。
双美人吹箫。唐代。王恭。 黛娥双染为谁娇,长信深沉夜品箫。一曲梁州相倚恨,露花如水上芭蕉。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晚至沙塘。元代。范梈。 风雨病屡涉,烟山知几重?平湖番近服,大邑艾遗封。受粟常惭吏,看花正闵农。周原已遍度,明旦复何从?
如梦令 其三 即景。清代。熊琏。 望断碧云天远。门掩黄昏深院。风雨压颓垣,几朵秋棠红颤。谁念。谁念。虫语疏砧一片。
茶中杂咏。茶瓯。唐代。皮日休。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悯忠阁。元代。卞思义。 登临独上最高层,东北阑干不敢凭。云近蓬莱连复道,天低星斗挂觚棱。悯忠曾葬征辽骨,破暗空存供佛灯。欲浣京尘振衣袂,冷风萧瑟洒炎蒸。
斜谷邮亭玩海棠花。唐代。顾非熊。 忽识海棠花,令人只叹嗟。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新莽之篡孔光逢之诗以诛首恶非以责贤者。明代。郭之奇。 噫吁嘻,奸与佞之相蒙。假周礼而盗国,以居摄为周公。白雉初从塞外,黄龙复上江中。九锡旋如安汉日,四十八万尽趋风。独疑梅福依吴市,谁向逢萌问海东。吾历数西京之人物,曰汉骸骨唯龚唯邴,曰新大夫为歆为雄。嗟汝师光,实同马宫。承家不孝,事汉不忠。篡舌既切,佞首全躬。吾将正春秋之首恶,又何诛于盛陈莽德之群工。
秋日山中。明代。蔡羽。 苍山抱江长,秋气日夕清。古阁浮空濛,猿啸阴风生。石房俱玲珑,出入烟雾轻。花从潭心发,松向琴中鸣。林开乐游苑,日落白下城。有约暮不来,眺望伤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