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述哀。清代。严允肇。 母之生我日在角,络纬鸣机夜深作。歌成《黄鹄》不忍闻,大孤啼饥小孤弱。乱离伏莽乞馀命,十口流离窜丛薄。朝呻夜吟不暂休,骨肉幸免填沟壑。长养众雏毕婚嫁,慈帏未省含饴乐。当时奉檄心独喜,今我穷悴至于此。俯仰无因供菽水,衾影之间愧人子。
桃源忆故人(初春)。宋代。赵长卿。 夜来一夜东风暖。春到桃腮柳眼。对景可堪肠断。强把愁眉展。花期惹起归期念。前事从头忖遍。凝想水遥山远。空结相思怨。
题李仙枝四友图。清代。姚鼐。 君筑岩居积翠重,飘然偶出似云龙。孤舟乘兴行千里,襆被吟诗八万峰。屡痛昔贤披墓草,自希良友结霜松。归休梅竹萧疏里,风雪余将策杖从。
花封琴韵。明代。王佐。 公庭无事理瑶琴,一曲阳春太古音。碧落霜清山鹤唳,寒潭烟净水龙吟。调同千古南薰谱,响杂三秋午夜砧。单父当年成治化,芳名赢得到于今。
宰邑垂满喜与王梅溪孙主簿合并承入秋闱当别。宋代。陈宓。 两家事契几人同,一见风流忆乃翁。何事别离当两月,空山兀坐晚秋风。
失题四首。清代。曾国藩。 抽得闲身鹤不如,高秋酒熟鞠黄初。便驱天驷识途马,归钓江乡缩项鱼。往比已清随毂转,今来身世似舟虚。不须更说知此早,且喜尘缘尽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