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僚官满动行轩,西出闽关望白门。千里独随征骑别,一廉多付路人言。
趋朝不用逢杨意,荐剡于今有巨源。明到南宫应考绩,政成此外更何论。
赠判官秩满赴天官。唐代。王恭。 府僚官满动行轩,西出闽关望白门。千里独随征骑别,一廉多付路人言。趋朝不用逢杨意,荐剡于今有巨源。明到南宫应考绩,政成此外更何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黄山墨竹便面。元代。耶律楚材。 黄山落笔露全机,底个团圞太崛奇。点破本来真面目,何妨节外更生枝。
圩丁词十解。宋代。杨万里。 圩田元是一平湖,凭伏儿郎筑作圩。万雉长城倩谁守,两堤杨柳当防夫。
菩萨蛮·富阳道中。宋代。毛滂。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阑看水流。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五言晚汎灵溪之作。唐代。王位之。 溪水晚澄鲜,虚无含万象。窥临时见底,胜异如在掌。鱼□□起伏,灵□犹影响。心误出人寰,神清资偃仰。掉舟□□□,聊复惬新赏。香风袭蕙兰,秋日浮清朗。如何得真趣,更此缨时网。坐啸人事闲,悠然思独往。
寄梁非馨司马。明代。区怀年。 犹忆班荆鲍井东,佩刀尘涴累雕虫。惊心虞圃青笳月,别梦邮亭白芷风。三径就荒容客傲,四愁赓赋与君同。鹿裘带索行歌晚,不及云霄逐剪蓬。
玉楼春。宋代。杜安世。 春景抛人无处问。多谢石榴花又喷。茜罗揉出碎英繁,红蜡缕成香萼润。血色新裙羞莫近。密叶柔条相间衬。雨余寂寞假山傍,乡国尚遥西海信。
夏夜。清代。阮恩滦。 薰风夜透池荷飐,拂拂幽香来竹院。起视明星独倚阑,凉云密织鱼鳞片。冰绡雾縠却袢暑,披襟懒挈黄罗扇。镫疏月落不见人,隔花时有流萤现。
次韵侄溥到云南外家回。宋代。陈著。 二竹家传一发微,眼中难问是和非。诗书事冷官符惞,韦布形枯缯户肥。儿戏仙楼空梦见,老过颠岭只愁归。山溪亦有不平处,终日喧声水战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