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君住处尽园林,橘刺萝梢维隐心。雨过沙山侵座冷,春来池水映阶深。
衣沾菜色霜前屐,帘捲花香月下琴。自喜应无铜墨系,时时来往得幽寻。
题沙堤陈氏园林。唐代。王恭。 佳君住处尽园林,橘刺萝梢维隐心。雨过沙山侵座冷,春来池水映阶深。衣沾菜色霜前屐,帘捲花香月下琴。自喜应无铜墨系,时时来往得幽寻。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食笋二首 其一。宋代。李之仪。 燕雀初为友,烽烟近卜邻。不嫌千语聒,只怕一笼新。病眼常如睡,归心喜似人。柈餐犹见笋,未省已无春。
驾幸狮子山应制。明代。陶安。 圣皇应天运,出以安民生。拨乱反之正,仁敷臻泰宁。十年天下一刬平,纪年定鼎开神京。城西有山极奇峻,昂昂雄峙长江汀。其山俨若狻猊形,百兽仰伏皆来庭。江流其下赴朝宗,汹涌昕夕弗少停。法驾时幸临,乃以观民风、体民情,匪为逸乐无事而空行。峰峦虎兕奔,波浪虹霓腾。风帆烟舶,商旅互来往。秧畴麦畛,农父方耘耕。云霞舒卷芷杜青,森罗万象皆来呈。重瞳顾盻值晴霁,谓此景界由天成。用赐此山号狮子,昭示坚久无穷名,吁祥麟出㙐凤鸣。四海为一家,于穆皇风清。肇造勤,礼乐兴。顺游豫,恢纲纮。武多牙爪,文诚股肱。登台陋汉高,思士发歌声。乾道复何为,贻谋千万龄。
小圃二首 其二。清代。华白滋。 兀然坐高秋,谁可与欢者。白云生几上,清泉绕榻下。明月忽复来,呼童煮菜把。
述梦寄赵紫芝。宋代。徐玑。 江水何滔滔,渡江相别离。揖子客舍前,对子衣披披。问子何所为,旅客未得归。执手一悲唤,惊觉妻与儿。起坐不得省,清风在帘帷。平明出南门,将以语所知。过子旧家处,寒花出疏篱。萧萧黄叶多,袅袅归步迟。子去不早还,何以慰我思。
赠高邮守陈光哲。明代。皇甫汸。 王祥佩刀日,谢眺下车辰。坐见望舒改,行歌沂海春。淹留倚淮树,迟暮对江蘋。宣室多祠事,犹怜未召人。
又和灯夕见寄。宋代。韦骧。 瞥来海国未言旋,歘见新春换旧年。佳节阻陪千骑乐,元宵空想万灯燃。民声喧溢丰时岁,酒价飞腾要市廛。多谢高情不遐弃,清诗相寄宝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