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晴翠里,台古独登临。沙阜人烟积,山城海戍深。
野云飘杖舄,林吹拂衣襟。仙路无期达,空惊吊古心。
春登御风台 其二。唐代。王恭。 雁峰晴翠里,台古独登临。沙阜人烟积,山城海戍深。野云飘杖舄,林吹拂衣襟。仙路无期达,空惊吊古心。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答谢伯高刺史。明代。卢龙云。 江光澄似练,吾忆谢玄晖。五马称良牧,双鱼念远违。衰迟惭宦达,留滞感知希。羡尔来三辅,声名满帝畿。
题白马驿。唐代。薛逢。 晚麦芒乾风似秋,旅人方作蜀门游。家林渐隔梁山远,客路长依汉水流。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人生如流丸。元代。方回。 人生如流丸,冉冉不肯住。草变鶗鴃鸣,花零蝴蝶去。去去无奈何,一饭三起步。鬓绿密已稀,红颜新忽故。往悔杳莫追。前瞻冥未悟。破镜忽偶圆,堕甑宁足顾。方池疏雨余,历历见鸟度。沉吟高树间,聊用写心素。
【仙吕】忆王孙。元代。赵善庆。 寻梅寻香曾到葛仙台,踏雪今临和靖宅,横斜数枝僧寺侧。动吟怀,一半衔春一半开。述忆太平接馆醉金钗,老迈情怀悲倦客,吟笔未成贾谊策。鬓毛衰,一半苍苍一半白。
小饮示座中。宋代。陆游。 镜裹萧萧两鬓衰,闲人正与老相宜。谁知翦烛焚香夜,恰是搓橙破橘时。莫道闭门无逸气,尚能为客诵新诗。君看江海宽多少,是处皆堪理钓丝。
寄题张浩然松雪楼。宋代。刘著。 入座山光秀玉柯,岸巾绝景意如何。瘦来岂为寒松句,和寡还惊白雪歌。地近云烟来鹤驾,檐高星斗泻银河。悬知老子登临处,渺渺沧波月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