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拂晴烟,情多又别筵。且倾寒食酒,将赠绕朝鞭。
远树青云外,孤帆夕鸟边。明朝相忆处,两地听啼鹃。
暮春饯别。唐代。王恭。 官柳拂晴烟,情多又别筵。且倾寒食酒,将赠绕朝鞭。远树青云外,孤帆夕鸟边。明朝相忆处,两地听啼鹃。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花竹翎毛 其一。元代。陈高。 棠梨三月吐花齐,布谷飞来树上啼。想见小园微雨过,春光都在石栏西。
静女歌。唐代。张南容。 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日月淇上游,笑人不逾阈。河水自浊济自清,仙台蛾眉秦镜明。为照齐王门下丑,何如汉帝掌中轻。
宿草堂寺。宋代。薛嗣昌。 驰车晚叩古禅林,乔木参天一径深。门外乱山连翠色,竹间流水漱清音。幽怀暂喜来栖处,高士遗踪悉访寻。谁会宗风当日意,庭前苍桧尚青阴。
和田望再赋暑雪轩。宋代。吴栻。 石照台高暑不侵,雪横天际蜀西岑。但知赋客如梁苑,那得参徒似少林。月上便成银色界,风生兼作海潮音。可怜火宅人空老,谁解跏趺一解襟。
次韵吴帅卿宴高年二首。宋代。刘克庄。 礼重耆年与令名,由来椿菌异枯荣。卑辞昔有迎商皓,字画今谁写洛英。应共盖公谈治道,素知严丑富□情。可怜衰悴难扶曳,不是元戎外老生。
鲁居士挽诗二首 其一。宋代。刘一止。 臧否何曾挂,心真语自真。风波谙末俗,金玉见斯人。大厦方巢燕,新冈已卧麟。死生知是梦,洒落更谁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