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白阴山朔雪晴,匈奴牧马近燕城。只今犹有湾河水,日夜东流恨不平。
匈奴牧马图。唐代。王恭。 草白阴山朔雪晴,匈奴牧马近燕城。只今犹有湾河水,日夜东流恨不平。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旧藏声伯义祭酒赠文和州卷用卷中韵 其一。清代。翁同和。 萧萧落木下亭皋,意与孤云独鹤高。祗感眼前多挂碍,治山无次涌波涛。
风雪偶成。宋代。韩维。 狂风吹虐雪,势欲夺春华。委地摧珠贯,依林聚玉沙。炉添新炽火,瓶插未残花。一尽忘忧酒,胡为浪戚嗟。
季硕五妹以诗见示题其卷后。清代。曾懿。 人生处世苦局促,惟有新诗可傲俗。摇笔长吟天地宽,放怀何必争荣辱。吾家季妹诗最豪,百篇挥洒才弥速。哀艳应教谢、鲍惊,苍凉直使韩、苏伏。长途千里历风尘,牢愁欲效穷途哭。阅历因知世路艰,翠袖单寒频倚竹。遨游湖海衣化缁,陶铸江山字凝绿。松压严霜挺秀姿,梅含古雪得奇馥。清烈如闻越石笳,激昂疑听渐离筑。扫除俗艳与凡音,开卷琳琅先豁目。忆昔故乡聚首时,推敲共剪西窗烛。裘葛回环逾十年,吟囊早已盈千束。自惭随宦走皖江,尘海羁縻总庸碌。披卷真同《下里》音,挥毫难奏《阳春曲》。今君征棹赴姑苏,一路溪山诗料足。酒酣落笔凌沧浪,别绪匆匆梦魂逐。宛转相思何处寻,临风遥指君山麓。
和人乞朱樱十首。宋代。廖行之。 见说朱樱正及时,眼穿火齐晓云披。筠笼走送还能否,好带朝霜摘几枝。
武昌寄梁仲泉先生 其三。清代。周锡渭。 浮生忽如寄,转瞬即幻相。世变相乘除,因之成习向。皓月涌银涛,天风为鼓浪。落日挂遥峰,紫绿忽万状。变灭无定踪,于何窥巧匠。拘儒困圭角,狂士苦奔放。大道无多求,云胡堕尘障。希夷自太虚,清风为摇飏。翘首大罗天,畴参无上上。
别矩洲六言六首 其一。明代。黄衷。 小院药兰新绪,旧樾渔矶未安。鹁鸪迟日更媚,樱花正月犹寒。
人折牡丹见赠赋之。明代。李梦阳。 俗眼开争折,花心抱自知。色新兼露至,香在有蜂随。老病伤春日,乾坤倚杖时。落红纷点点,忍把出群枝。
得鄱阳程生书并致赠遥庆序二首 其二。明代。王应斗。 鄱湖弥望水连空,冉冉苍云度远鸿。锦字读来新月下,瑶函发自旧天中。治惭单父无芳韵,碑出桐乡信古风。一纸悠悠徵万户,白头相忆此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