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铜鱼山高崒嵂,蜿蜒下有龙湫窟。神秀清泠杳蔼中,散落谁家作英物。
清门女大初嫁夫。射中金屏与梦符。勉郎也似乐羊妇,怀节偏同曹大家。
郎骑骢马西台客,妾向空闺侍姑侧。朝吟刘向列女篇,夜诵曾参孝经策。
愿为王雎不顾情,愿夫天路受恩荣。铜鱼山崩海水竭,世上应磨贤妇名。
高凉梁惟正贤妇歌。唐代。王恭。 君不见铜鱼山高崒嵂,蜿蜒下有龙湫窟。神秀清泠杳蔼中,散落谁家作英物。清门女大初嫁夫。射中金屏与梦符。勉郎也似乐羊妇,怀节偏同曹大家。郎骑骢马西台客,妾向空闺侍姑侧。朝吟刘向列女篇,夜诵曾参孝经策。愿为王雎不顾情,愿夫天路受恩荣。铜鱼山崩海水竭,世上应磨贤妇名。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次曾谹父韵二首。宋代。王洋。 白玉堂中书漏迟,小姑新学竹枝词。中郎禾力高千丈,不称诗情不作诗。
唐乐府十首·献贺觞。唐代。刘驾。 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五云山写望。元代。马臻。 少乏超绝姿,瘦鹤存野格。乾坤心自放,颇觉尘土窄。安得千金橐,使我穷地脉。征途多荆榛,此志宁复得。今晨跻山颠,纳纳瞰广陌。正东临大江,彷佛海外国。孤帆扬长风,静入秋气白。层峦引列嶂,下有云雾隔。不知谁家楼?突兀立远色。禹穴指顾外,历历禾黍黑。簸荡千古愁,人世一过客。高歌据苔石,坐见日车仄。目极穷冥搜,一雁长空没。
上林春雪。明代。董其昌。 九陌阳和御苑偏,瑞看盈尺应祈年。飞花散入梅千树,舞絮犹疑柳半烟。积处宜春添曙色,融来太液涨新泉。不须更和邹枚曲,黄竹歌声日下传。
浣溪沙 顾隆吉索寿周君六十。明代。王立道。 杨柳风柔燕子斜。江南春色正繁华。画楼弦管是谁家。冉冉歌声迎落日,盈盈舞影乱流霞。千年重见碧桃花。
示林宗辰劝学数语。宋代。赵汝腾。 青山於蓝,冰寒於水。立言劝学,荀卿氏子。卿不如轲,醇乎醇矣。谓学无他,求其放心。存则圣贤,舍则犊禽。差只毫发,隔逾丈寻。秘有事焉,所言何事。面勿正心,正亦何累。勿忘勿助,持敬之意。於此羽察,是之谓学。於此而劝,其进罔觉。勉哉宗辰,说博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