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月絓枫林,晴楼覆夕阴。谁家吹凤管,永夜作龙吟。
杨柳边头恨,梅花客里新。天明汉江上,唯见水云深。
江楼闻笛。唐代。王恭。 纤月絓枫林,晴楼覆夕阴。谁家吹凤管,永夜作龙吟。杨柳边头恨,梅花客里新。天明汉江上,唯见水云深。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再和 其二。宋代。刘克庄。 鹄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来定策名。大尹前呵宽贾岛,相君十反访州平。故溪旧有钓鱼石,平地今多陷马坑。不信天公囚两鸟,一鸣会遣百虫惊。
书怀五首 其四。宋代。徐瑞。 曹刘沈谢易摸索,杨王卢骆哂未休。眼底轮囷能有几,蛛丝尘网百尺楼。
渡江。宋代。师严。 鹿门山人沧浪客,洒泪忆枯眼见骨。风尘峥嵘万里空,不知何处营三窟。城中性命汤火近,路穷援断无消息。鼠窃狗偷何足忧,都将十指漫天日。大言阔步好公卿,三百年余涵养成。已闻郑五但搔首,复道庞涓竖子名。平时肉食夸果决,谁信临危跋疐行。白头面皱牙齿落,万事已矣秋风生。
春暮睡起。明代。居节。 避俗年来聊避喧,移家犹未问桃源。雨晴门巷皆山色,花落春衣半酒痕。身在江湖谁是客,心空梦幻已忘言。游丝柳絮偏无赖,遍逐东风去绕村。
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唐代。刘长卿。 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
经废永定寺寄谢元功。元代。徐贲。 路转废垣边,依依市井连。院荒晴见蝶,僧出午无烟。古佛存唐像,残碑记宋年。自悲人境异,此地更萧然。
初夏步园。宋代。张耒。 夏木皆秀茂,小园交茂林。巢成雏欲出,上下鸣时禽。中有支离翁,行憩佳树阴。好风为我来,萧然散烦襟。物化日迁逝,客居何滞淫。亏行天有数,隐显我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