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典教遂忘机,圣主恩深许暂归。疋马又从江上别,孤舟还向雁边微。
初霜落叶惊吴苑,夜火寒砧入帝畿。自笑不才逢盛世,故山空老薜萝衣。
浮丘郑公国子助教余病不能饯寄诗以别 其一。唐代。王恭。 成均典教遂忘机,圣主恩深许暂归。疋马又从江上别,孤舟还向雁边微。初霜落叶惊吴苑,夜火寒砧入帝畿。自笑不才逢盛世,故山空老薜萝衣。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熹罢官观康王谷水帘夜饮山月轩分韵得主字奉别送行诸君。宋代。朱熹。 嗟余老不才,记忆谢明主。畀兹山水郡,北迩通玄府。一官再温凉,十日九尘土。迨兹解章绂,绝境方快睹。殷勤故人厚,追送崖寺古。把酒听鸣泉,相看泪如雨。
灵洞山房杂咏为赵太史题五首 其四 片石飞云。明代。胡应麟。 萧然行橐赋归农,琴鹤斋前但故踪。莫道岭南无长物,罗浮携得最高峰。
送朱扆。宋代。释希昼。 别业沧波外,秋风归去心。玉绳天阙远,金柝海城深。素瑟沈幽意,寒螀共苦吟。邻渔知有约,乘月夜相寻。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六。明代。袁宗道。 藏舟还此日,呜佩忆前辰。神理知难尽,音容恍可亲。青旻看驭鹤,夜雨泣亡麟。我辈徒酸鼻,谁堪赎此身。
赠阎少保。唐代。张籍。 辞荣恋阙未还乡,修养年多气力强。半俸归烧伏火药,全家解说养生方。特承恩诏新开戟,每见公卿不下床。竹树晴深寒院静,长悬石磬在虚廊。
洛阳叹。明代。王云凤。 李花白,桃花红,蜂来蝶去春匆匆。桃花红,李花白,几日东风好颜色。东风颜色不长好,昨日少年今已老。汉陵唐冢何累累,行人愁行洛阳道。
次韵择之铅山道中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 行尽江湘万叠山,家山犹在有无间。明朝渐喜登闽岭,涧水分流响佩环。